到了明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孫自己高達一百多萬。】
“多子多福,咱們大明王朝真是繁榮昌盛。”朱高煦特別驕傲。
古代若家丁旺盛,乃是一個家族繁榮昌盛的標志。
【古代是人多力量大,這里說的“人”,是能為朝堂做出貢獻的人,比如種地的百姓,能打仗的士兵,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的貴族。
偏偏除了鎮守邊境的藩王,朱元璋的其他子嗣……
雖然沒有任何貢獻,但是不耽誤他們的榮華富貴。
咱們具體來說說明朝的宗室制度,為何說他們對王朝沒有任何貢獻呢。
首先,明朝的宗室制度規定皇族不用從事任何職業,他們的一切開銷都由朝堂承擔。】
聽到這,朱高煦覺的沒有什么,天下是他家皇爺爺打下來的,他們這些當子孫的沾自家爺爺的光怎么了!
【咱們再說說明朝宗室的繼承制度,世襲罔替,歷史上獨一份的世襲罔替。
首先繼承爵位的世子不降爵位,其他的兒子降一繼承,這么說大家可能感覺不出這制度得疊加效應有多恐怖,
咱們舉個例子,比如一個親王有10個兒子,世子被封為親王,然后其他9個兒子是是郡王。】
天幕中出現計數器。
第一代
親王數:1
郡王數:9
【然后這十個兒子繼續生孩子,咱們還是按照一個人生十個兒子計算。
親王一脈的世子繼承親王,其他兒子是郡王。
郡王一脈的長子繼承郡王,其他兒子是正一品的鎮國將軍。】
第二代
親王數:1
郡王數:9+9=18
鎮國將軍:99=81
【后面的咱就不詳細計算了,光是朱元璋孫子輩的第三代就有一百人,可想而知這一百人的下一代又能生出多少人來。
而且初代的藩王就是24個人,裂變的基數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