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萬安有個外號,叫做“萬歲閣老”,
大家別被字面意思騙了,這不是啥好外號,在皇帝和內閣商討事情時,萬安先一眼不發,等聽到他想打斷的話題時他就跪地大喊萬歲?!?/p>
天幕中出現一個小人,直接他跪在地上大喊萬歲!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說大臣萬安其實是明憲宗朱見深故意安插在內閣,找個如此昏庸之人,就是為了架空內閣。
要知道從朱瞻基開始,內閣的權利越來越大,最后和宰相的權利差不多。
若想重新奪回皇權,讓內閣的人都變成廢物,無疑是個方法。
除了方才說的大臣萬安是“萬歲閣老”,大臣劉吉則是“棉花閣老”,成天無所事事不作為,管你怎么彈劾我,反正也自己不在意。
剩下的一個,倒不算昏庸,但是看萬安他們如此,也直接擺爛?!?/p>
朱瞻基再次自我懷疑,從小到大都優秀的他,從未自我懷疑過能力。
【說句題外話,自土木堡之變后,明朝文官集團一家獨大真是個大問題。
但是明憲宗用奸臣架空文官權利,把內閣權利轉移到司禮太監,重要的決策由皇帝決定太監代簽,要是明君還行,遇到昏君就會造成官宦專權,終究是一大隱患。
而且人的能力畢竟有限,當年朱棣設立內閣也是為了廣開言路,打開思路。
一刀切的做法,讓帝王完全沒人監督,難免剛愎自用,總之,好的皇帝好的大臣,才能有好的王朝,缺一不可。】
朱祁鈺也在思考治國之道,要講究一個平衡,如今朝堂文官獨大,所以宦官制衡,但一旦失去平衡,朝堂就會崩塌。
得重塑朝綱才行,朱祁鈺嘆氣,心里又把朱祁鎮罵了個來回。
雖然沒有朱祁鎮的神操作便沒有他如今的皇位,但是朱祁鎮卻毀了大明半壁江山,若當年的武臣還在,朝堂怎會是當下模樣。
大明需要的是心懷天下的如于謙于少保這樣的文臣,而不是滿嘴仁義道德,只會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他人,治國無用的廢物。
朱祁鈺下定決心,從他這代,改朝綱。
那個叫汪直是個好苗子,絕對不能讓他為宦官,這樣的人該做武將才是。
【還有就是老年的朱見深信方士、信佛。
喜歡吃丹藥這點真算是古代帝王的通病了,比起吃藥吃死的帝王,明憲宗朱見深還不算最惡劣的那種。
在信任方術上,明憲宗朱見深從迷信方術到后期寵信方士,例如給梁芳、李孜省這樣的人封官,也開創了不好的先河?!?/p>
“仙丹不能瞎吃?!敝炱钼暳ⅠR和朱見深說,“史上吃死了多少皇帝,你可知道?!?/p>
“父皇放心,兒子不吃?!敝煲娚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