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不發表言論,認真的聽神跡。
【也是在這一年,朱厚照開始建立豹房,開始了文臣眼中“荒唐”的行為。
有這么一種說法,豹房根本不是朱厚照玩樂的地方,實際上是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
之前文臣好歹還是能見到皇帝,如今根本見不到,但是朱厚照并不是不管國事,所有的文書都會被送到豹房處理。
內閣的權利架空,從原來的主導決策變成如今的秘書。
這段分析的來源是大臣楊延和的日記,明史正史上史沒任何記載的。】
樂瑤撓頭,雖然她嘮叨了這么多,但支持的史料真是不多。
【在大臣楊延和的日記說他說,他們做大臣的就只能去乾清宮,卻去不了豹房,看文書每日進出豹房,卻不知奏的都是什么事,我們寫的文書送進豹房,卻不知到底是誰批的。
從大臣楊延和的抱怨之言中咱們可以看出,大臣根本進不去豹房。
也因如此,劉瑾才會有“立皇帝”的稱號,傳言奏折都是劉瑾批復的,命令也都是他下的,皇權已經被架空。
不過也不怪大臣們猜測,畢竟劉瑾是掌印太監,有蓋皇帝大印的權利。】
“不是,他們都進不去怎么就斷定文書是那太監批的?”朱高煦真不明白,這群文人都不講究眼見為實么?
【接下來咱們看看“立”皇帝劉瑾到底干了什么人神共憤的事,落得凌遲處死的下場。
首先是鏟除打擊所以不服從他的官員,除了上面說的明孝宗舊臣外,還有很多忠臣被打壓,比較著名的有大臣王守仁、楊一清。
只要給劉瑾賄賂,甚至都可以買官,可見當時官場有多黑暗。
官員只要有細微的錯誤,劉瑾就有權把他們弄死,官場人人自危。
想要好好當官,就必須討好奉承太監劉瑾,內閣六部都成了太監劉瑾的人,調遣升職直接越過明武宗朱厚照。
舉個例子,一個犯了法的官員,只要行賄夠數,不但免于懲罰還可升官。】
聽到這,朱厚照皺起眉頭,所以自己被罵昏君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這奸臣!兒子,你打擊文官集團也不能用這樣的人!”朱佑樘痛心疾首。
永樂年
“二哥,你夸呀,你怎么不接著夸那小子了。”朱高燧諷刺語氣。
剛剛朱高煦一直猛夸朱厚照,差點就把朱厚照夸成他們爹那樣的明君了。
朱高煦摸了摸鼻子,“這小子還是太年輕。”
開始支持朱厚照的朱瞻基也不說話了,還是他爹精明,果真話不能說的太早……
【除了打擊異己擾亂官場外,劉瑾還貪污,大貪特貪。
而且他貪污的還挺有“原則”,只伸手向官員要銀子,想進述職得賄賂他,要升官得賄賂他,犯法了想免于處罰得賄賂他。
錢不夠不要緊,可以貸款賄賂他,很多官員貸款后還不上,走投無路用自己妻女抵債,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