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朱佑樘直接把自己的錢袋子給了朱厚照。
想讓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朱厚照訓練京城三大營,手上自然得有銀子。
如此過了半年,在朱厚照的指揮下京營士氣大增。
不得不說,朱厚照的確是天生的將軍,遺傳了朱棣的好基因。
朱厚照甚至還帶著京營平定了一場小的起義,一下在軍中樹立了威望。
這時候大臣開始上諫,他們勸諫太子朱厚照要仁善,不能成日打打殺殺,品德賢良才能為帝。
“如何,太子平定起義還有錯?”朱佑樘自然向著朱厚照,“王大人,你是兵部尚書,你覺的呢?”
朱佑樘已經把王瓊升到兵部上書,誰讓他治理河道有功,升的有理有據。
至于王守仁,也被提到戶部。
同時被提拔上來的還有幾個基層官員,加上此次科舉多了不少北方官員,原本朝堂的局勢發生改變。
最可惜的是,神跡所述的張居正還有海瑞沒找到,因為還沒出生。
“臣以為太子有功。”王瓊道,完全不在意內閣。
作為實干派的王瓊,最瞧不起的就是內閣,脫離百姓不干實事,只因自己翰林出身便清高了不起
。
“那你們認為太子有能力么?”朱佑樘接著問。
這誰敢說沒有,大明就這一個太子,換都沒法換,答案不言而喻。
“好,那就由王大人跟著太子去宣府鎮,替朕視察邊境。”朱佑樘再次下令,“朕作為皇帝不能出京城,只能讓太子去。”
“陛下,萬萬使不得,邊境多危,太子若有不測…”果真內閣大臣一致反對。
“不對啊,你們不是說邊境一片祥和么,怎么又多危了?”朱佑樘拿出上周的折子,全是報平安粉飾太平的。
“難道,他們在騙朕!”朱佑樘裝出吃驚模樣。
實際上這是他和朱厚照的計謀,若內閣痛快答應朱厚照出京,那朱厚照可以趁著這次機會掌握邊境兵權。
若是內閣不同意,則利用這次機會把粉飾太平的那些官員全部抓起來,徹查他們的欺君大罪。
然后再把讓此次科舉的新任官員替代他們,新人總比老油條好拿捏。
朱厚照覺得那群老東西最后的選擇應該還是會讓他出京,畢竟徹查官員牽連面更大。
這次朱厚照北上目標就是獲得軍心,首先他要抓一個貪污軍田典型,施以軍法。
然后把田地歸還軍戶們,讓他們知道跟著自己有希望能吃飽,從而獲得軍心。
果真,如朱厚照所料,內閣大臣同意朱厚照出京,只是陪同的官員著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