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誤國!
幾個大字出現在天幕上。
秦始皇嬴政重重的刻下這幾個大字。
【接著便是第十六位首輔,張四知,對于這個首輔,可以說沒有任何的建樹。
他一上臺就被言官各種彈劾,德不配位。
張四知每日的工作就是想法和崇禎帝解釋自己,根本無心國事。】
【朱高煦】:說人家德不配位,那些文官怎么不看看自己!
朱高煦的吐槽出現在天幕中,朱高煦聽到言官二字就特別嫌棄。
【實事求是,大臣張四知的確是德不配位,在清朝推翻大明王朝后。
被俘虜的張四知第一個投靠滿清,成為了投靠清朝官員中官位最高的明朝大臣。】
眾臣!!!
此時的明朝大臣還是有骨氣的,他們聽說作為首輔的張四知竟然投靠后金,滿心震驚。
被俘虜后不該以身殉國么,如此茍活當真丟盡了他們文臣的臉面!!!!
【隨后崇禎帝朱由檢見張四知實在不行,于是又罷免了他,再次換上了之前做過首輔的大臣周延儒。
崇禎十四年九月,大臣周延儒再次接任首輔一職,此時明朝的形式愈發嚴峻。
到了崇禎十六年,清軍再次兵臨京城,朝中已經無官員可用,只能讓周延儒以首輔之名帶兵抵抗清軍。
但是周延儒根本不會帶兵打仗,等到了通州后,他畏懼清軍根本不敢出征。
畏懼出征也就算了,但是周延儒還要面子,向朝堂謊報軍情,說自己的大勝。
等著清軍搶奪夠了自己出關后,周延儒又把功勞攬到自己身上,說是他抵御的清軍。】
眾臣已經聽不下去了,他們覺的自己的臉面已然被后世的這些臣子們給丟光,文臣的氣節已然全無
。
【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崇禎帝朱由檢還把周延儒當真了明朝的英雄,大肆獎勵。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其他大臣開始彈劾周延儒在通州的所作所為,崇禎帝知道后大怒,于是下令處死了周延儒。
這是崇禎年間第二個被處死的首輔。】
【接下來崇禎帝朱由檢任用大臣陳演作為首輔,一個絲毫沒有才干之臣,任用他的原因是他無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