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二王八司馬”,
即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韓曄、韓泰、陳諫﹑凌準﹑程異、韋執誼。
依托原本的班底,李誦剛上位便開始革新。
首先唐順宗上來就罷了宮市五坊使,
咱們之前說過唐德宗時期的宮市,
說白了就是直接搶老百姓東西,
如此那些為非作歹的官宦們再沒理由去剝削百姓。】
李適聽神跡說起自己的“事跡”,
再次覺的自己不配為帝。
竟然以殺雞取卵的方式來斂財,
不管目的是什么,但是的確是昏君所為。
【其次唐順宗禁止節度使進貢,
這也是唐德宗斂財的手段之一,當然了拿人手短,
唐德宗李適拿了節度使的進貢,自然要放縱他們。
而節度使拿了這么多銀子進貢,定要回血,血包又是老百姓。】
李誦驚訝的看向他家父王,在李誦心里他家父王可是剛正不阿,特別對節度使嫉惡如仇,他怎會收節度使的銀子。
“父皇,兒臣不配……”李適剛要說自己不配為帝,李豫打斷了他。
“可就這一句話?”李豫需要的是李適的反思,而不是讓他退位。
“知錯能改,自己的爛攤子自己收拾。”李豫道。
李豫已經把自己的爛攤子收拾好了,接下來就是李適。
【第三,唐順宗李誦開始打擊宦官,他家父皇唐德宗經歷了那么多兵變后,最信任的便是身邊的宦官,把禁軍的兵權都交給了宦官。】
宋
“這個唐順宗雖然在位期間短,但也算的上是個明君。”趙匡美覺得有點可惜。
趙匡美往他侄子趙德芳身邊湊了湊,“你覺得唐順宗是不是被害死的?”
聽了那么多明朝皇帝死于非命,趙匡美一聽到命短的皇帝就覺得事情有點蹊蹺。
“還真說不準。”趙德芳是覺得唐順宗的死有點貓膩,畢竟上來就改革,怕不是動了太多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