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事咱們可以看出朝堂和各藩鎮之間的矛盾沒那么尖銳,從側面證明了唐宣宗時期對藩鎮的態度?!?/p>
唐憲宗,
唐
聽到這,唐憲宗已經明白了,他的“小太宗”兒子已經對藩鎮妥協了。
但凡對藩鎮手腕強硬,他們能如此老實??
就這樣還說要繼承自己的政治政策,反對唐武宗的所有政策,在唐憲宗看來反而是唐武宗繼續了自己的政治遺愿。
【舉個例子,幽州節度使張仲武去世,由他的兒子張直方繼承了節度使一職。
可是張直方根本不得藩鎮人心,于是藩鎮發生了內斗,按理說這是朝堂收復幽州的好機會。
就像唐憲宗時期,就是利用了藩鎮內部矛盾,最后一一攻破了難啃的河北藩鎮。
但是唐宣宗卻未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他對幽州此次內容的態度是不管,不參與。
公元855年,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病逝,然后他的兒子接任了節度副使,不幸的是王元逵的兒子也死了,軍中又離開王元逵的弟弟。
朝堂對此的態度是全部同意?!?/p>
唐憲宗……
【而唐宣宗重用的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和李唐不同,牛黨主張休養生息,對藩鎮采取妥協之策,維持面上的穩定即可?!?/p>
【李泰】:那唐宣宗為何被我稱為小太宗?
李泰忍不住問,他實在想不明白,到目前為止唐宣宗的所作所為哪里沾他家父皇的邊了?!
【因為唐宣宗本人的確很勤勉,并且他一直以唐太宗李世民為榜樣,在他剛登基的時候便讓人把《貞觀政要》刻在屏風上,好時刻學習唐太宗李世民的一言一行。】
唐殿
聽此,李泰和李治兄弟二人互相看了對方一眼,天天學,就學了個這?
【唐宣宗為了好好和唐太宗李世民學習,他甚至提拔了直言不諱魏征的孫子來當自己的宰相!
并且唐宣宗凡事親力親為,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都在唐宣宗手里。
為了考察官員的能力,他還下來所有的刺史任職之前必須到長安面圣。
并且他還特別仔細的觀察大臣們的言行,不允許朝臣和宦官勾結。
比如他一眼認出了宰相馬植的腰帶是宦官馬元哲的,于是宰相馬植被貶為刺史。
而且唐宣宗還會微服私巡,親自考察官員?!?/p>
蜀
聽唐宣宗如此勤勉,阿斗不明白了,既然他對官員如此嚴厲,為何還干出那么多荒唐事來。
“他為何對節度使不這般?”阿斗看向他家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