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其實我覺得擔心有點多余,應該沒有巨獸能奈何祂。”
“三月之前,我們將開啟
環太平洋
太平洋的噬星者
漩渦通往的是地心,可阿薩思卻從一片海進入了另一片海。
同樣的深度,同樣的水溫,連海水的密度和濃度都一致,但它們所含的輻射量和所受的污染程度不同。
她所熟悉的那片海,或多或少融入了哥斯拉的“原子吐息”,越接近海底,越能感受到來自地心輻射的能量。
而這片海域,輻射量低,沒什么能量,污染度倒是挺高。
她不過是往前游了一段距離,就在海底發現了大量廢鐵。它們沒入泥沙中,被海草包裹,被銹跡覆蓋,成了深海魚的藏身之處,看上去有些年頭了。
她看不出廢鐵的形狀,只知道不是沉船也不是魚雷,而是一塊相對“完整”的廢棄物。抹去銹跡,廢鐵上還有藍色的噴漆,缺胳膊少腿的英文連了起來,組合成一個名字——流浪者。
流浪者?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看到“流浪者”她就聯想到了自身,巧合得令她發笑。
可不是嗎?
再沒有誰比她更適合“流浪者”這個稱謂了,連進入漩渦都能抵達另一個世界,似乎沒有一個地方能成為她長久的居所,這不就是在流浪么?
到底是被觸動了,阿薩思滯留在廢鐵上,伸爪往下挖了挖。
泥沙隨水流去,海草接連剝落,魚蝦飛快逃竄,她從海底撈起了一塊廢鐵,那是一截被扯下的、仿照人類胳膊打造的機械手臂。
金屬底色,銹跡斑駁,斷口處是被重度腐蝕的線路,關節處是生銹的元件,里頭還卡著幾只來不及逃走的大蝦。
看“五指”的朝向,這是一條機械左臂。
雖然它讓她想起了機油味的“機械哥斯拉”,給了她一種“人類又在搞事”的不祥預感,但看在這是新世界的份上,她暫時保留對人類的成見。
畢竟,機械臂也可以用來打撈船只、搭建城墻、挖掘山地,不一定只用于搞事。她之所以會應激,主要是因為機械臂上噴的是英文……還真是被坑怕了。
左右金屬用處大,被龍焰燒化后可以打造成各種器具,阿薩思掂量了一下機械臂,抖落一堆大蝦,將它收進空間球里。
她想,她或許可以用它做個鍋鏟,或是打個犁地的釘耙。這樣,吃飯和種地的工具就有了。
沒呆多久,阿薩思離開了原地。
她在海底轉悠許久,卻找不到一個漩渦,更聞不到泰坦巨獸的氣息。由此她斷定,新世界應該不存在“地心”空間,也沒有自然平衡的守護者·泰坦。
如此,最適合供她練手,同時也是她最大的食物來源——泰坦,沒了。
她的食物只剩下長相奇葩的深海魚,深山大澤中的老怪,或是核電站、火山和礦洞。要是吃不慣,她大概只能上岸跟人類搶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