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以我的性命擔保。”
蘇妙漪摸摸她的頭,目光又落在那布袋上頭,“這里面剩下的,是什么?”
“凌大哥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著離開湘陽城,所以人人都寫了遺書,托我們帶出來。”
蘇妙漪愣住。
關山抬頭看向她,“凌大哥說了,這些要送去知微堂。你知道知微堂在哪兒嗎?”
從觀音廟外的暗道出來,蘇妙漪便匆匆回了驛館。
她關上門,將從關山那里帶出來的布帶攤在桌上,翻看著里面一沓沓的遺書。信封上不是留著爹娘親啟,就是妻兒親啟,而右下角留著每個踏云軍將士的名姓。
蘇妙漪沒有翻找到凌長風的,卻忽然被壓在最底下的一封遺信吸引了注意力。那遺信右下角,赫然寫著“閆如芥”三個字。
蘇妙漪心中一喜,驀地抽出信封。抽出來時卻發現底下竟還有兩封,也寫著閆如芥。
三封遺信,一封上寫著“汀蘭親啟”,一封寫著“積玉兄親啟”,而最后一封,寫著“妙漪親啟”。
蘇妙漪怔住。
裘恕給她和虞汀蘭留下遺信,這并不稀奇,可竟然連蘇積玉都留有一封……
她壓下那股窺探的沖動,將它與虞汀蘭的那一封一同收了起來。隨后,才拆開了留給自己的那一封。
「妙漪吾女……」
開頭四字,便叫蘇妙漪有些猝不及防。
「如是喚汝,望無冒瀆。及汝啟函覽信之際,吾或已身亡命殞、魂歸故土。縱汝不欲視吾為父,然與逝者,想亦不復計較矣……」
裘恕的字跡剛勁有風骨,力透紙背,可與之截然相反的,卻是他話語里的溫柔和小心。
「吾乃閆氏之后,若再續閆氏血脈,恐亦蹈吾覆轍。故與汀蘭成婚之日,吾已諾之,將汝視如己出,且吾之一生,唯汝一女。然彼時,此諾只因汀蘭而起,與汝無關。」
「而后,吾觀汝開書肆、創小報,離婁縣、出臨安,步步艱險,至于吾前。而今,吾已真心視汝為女,承襲吾志、諸事托付,與汀蘭無關。」
「有女如斯,吾此生無憾矣。」
蘇妙漪眼眶一熱,心頭像是被什么重重地撞了一下,又酸又軟。她驀地移開眼,緩了片刻,才吸吸鼻子,將遺信翻到最后一頁。
「妙漪,吾聞汝自幼矢志,欲于二十年間,奪吾位而登商戶榜之首。今,汝愿已遂。故有一言,望汝牢記——」
「國弱則民不安,國亡則家不存。兵戈擾攘,商無以立。故商之大者,興社稷、惠黎民,乃國家司命。」
「愿吾女妙漪,富而不貪、貴而不矜,福履齊長,永永其祥。」
將這封遺信從頭看到尾,
蘇妙漪緩緩抬眼,有些失神地望著遠處。
她也說不清自己此刻心中是何滋味,只覺得像是身處在一個日麗風和的午后,
鼻尖縈繞著淺淡的草木氣息,叫人既溫暖寧謐,
卻又沒來由地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