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古錠刀鏗然出鞘。
“解煩衛,隨我登陸。”
數百名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巨盾的“解煩衛”重步兵(孫策親衛),在孫策親自率領下,乘快船如離弦之箭,強渡尚有零星火焰漂浮的河面,直撲北岸灘頭。駐守此處的,是波斯名將——希斯塔尼斯(據載為波斯帝國某行省總督,勇猛善戰)率領的一支精銳波斯步兵和部分櫻花殘兵。希斯塔尼斯身材高大,身著華麗的鱗甲,手持一柄沉重的精鐵長矛,他并未被河面的慘敗嚇倒,反而迅速組織起防御陣線,意圖將登陸的江東軍趕下河去。
“殺。”
孫策一馬當先,如猛虎下山般躍上灘頭。古錠刀化作一道金色霹靂,瞬間劈開兩名波斯士兵的盾牌和身軀(孫策的武器在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本文暫定此時用古錠刀,后續可能隨劇情走向調整),他勇不可當,直沖希斯塔尼斯的中軍大旗。
“來得好。”
希斯塔尼斯怒吼一聲,挺起長矛迎戰。他力大無窮,長矛勢大力沉,每一擊都帶著刺耳的破空聲,顯然是一位久經沙場的猛將。孫策刀法剛猛霸道,走的是大開大闔的路子;希斯塔尼斯矛法沉穩狠辣,更擅于尋找防御間隙。兩人在灘頭展開激戰。
“當當當!”
刀矛交擊,火星四濺,沉重的力量感讓周圍士兵都下意識退開。兩人酣戰三十余合,難分勝負。希斯塔尼斯的勇武大大提振了波斯士兵的士氣,灘頭爭奪戰異常慘烈。
孫策久戰不下,心中焦躁,猛地一聲暴喝,刀勢突變。他不再追求力量壓制,而是將霸王槍法的精髓融入刀法之中,刀光變得靈動刁鉆,專攻希斯塔尼斯的下三路和持矛手臂。這一變招讓習慣硬碰硬的希斯塔尼斯有些措手不及,步伐稍顯凌亂。孫策抓住對方一個回矛稍慢的破綻,古錠刀貼著矛桿削向希斯塔尼斯的手指。
希斯塔尼斯大驚,急忙撒手后撤。但孫策刀勢未盡,手腕一翻,刀背狠狠砸在對方倉促格擋的手臂上。
“咔嚓!”
臂骨碎裂聲清晰可聞。希斯塔尼斯劇痛悶哼,長矛脫手。孫策豈會放過此等良機,刀光如匹練般跟進。
“噗嗤!”
古錠刀鋒利的刃口自希斯塔尼斯肩胛斜劈而下,幾乎將其魁梧的身軀斬成兩半。鮮血如同噴泉般涌出,這位波斯悍將帶著難以置信的眼神轟然倒地。
主將陣亡,波斯軍心瞬間崩潰。本就士氣低落的櫻花殘兵更是肝膽俱裂。孫策渾身浴血,如同戰神,高舉古錠刀怒吼:
“敵酋已死,降者不殺。”
解煩衛士氣大振,趁勢猛攻,聯軍灘頭部隊徹底潰散,哭喊著向內陸逃去。孫策率軍迅速肅清殘敵,牢牢控制了這片肥沃的江岸土地,江東的鋒芒首次染指滄瀾河北岸。
烈焰熄滅,硝煙漸散。周瑜與魯肅的目光已投向新奪取的江岸沃土和驚魂未定的當地居民。周瑜果斷下令,收攏被戰火波及的百姓,魯肅則組織人手出示繳獲的聯軍劫掠證據,并宣布優厚的屯田政策(分發農具糧種,官四民六,三年免賦)。
同時,調集人手修復被破壞的水利設施。百姓們在生存的希望和對聯軍的憤恨中,開始接受安置,與江東士兵一同清理廢墟,劃分田畝,播下希望的種子。
滄瀾河畔,焦土之上,新生的綠意頑強地探出了頭。江東的根基,在烈焰與鮮血之后,扎得更深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