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推小車送煤渣的老大爺都停下腳瞇著老花眼瞅。
”嘿!太像了!張師傅你看,那畫上領(lǐng)獎的老五,鼻子旁邊那個痦子都畫出來了。”
”哈哈哈哈!還真是,畫得真神。”
”這老大哥也像,看那大胡子,跟真格的瓦西里專家一個模子刻的。”
”嚯,這畫真絕了,跟咱們車間老王頭講的故事一模一樣,看著真帶勁兒!”
”公私合營那塊,嘖嘖,那橋畫的,真像把兩邊架成一家了,瞧著心里就亮堂。”
”這誰畫的啊?以前那些字兒誰看?這畫兒我能天天看。”
食堂門口都炸了鍋。排隊打飯的隊伍挪得極其緩慢,所有人的目光都粘在板報上。
”前面的快點,肉包子涼了。”有人催。
”催啥催,看完這幅。”有人頭也不回。
傻柱在后廚窗口看得直樂:“嘿,我就說長順牛吧,這動靜,趕上過大年了。”
”蘇長順,蘇畫師,蘇畫師在那兒呢!”
有人眼尖,看到蘇長順被趙世武科長帶著,正在檢查板報情況,趙科長臉上笑開了花。
頓時,蘇長順身邊圍上來好多人。
”蘇畫師,下一期畫點啥?”
”蘇同志,這畫太好懂了,比我家小子的小學(xué)課本強。”
”蘇師傅,能給我們車間也畫一個不?就畫技術(shù)攻關(guān)那一段?”
蘇長順被圍在中間,不慌不忙,臉上帶著謙遜的笑,心里美得冒泡。
”大家喜歡就好,都是趙科長領(lǐng)導(dǎo)有方,下一期咱們琢磨點更有意思的,可能畫成真正的小人書,一段一段講技術(shù)革新的小故事?比看天橋說書還帶勁。”
這一許諾,工人們的歡呼聲差點把食堂屋頂掀了。
————————
下班后,蘇長順拎著個鼓鼓囊囊的油紙包,哼著小曲兒晃進(jìn)了南鑼鼓巷95號大院。
油紙包里是供銷社剛買的豬大腸和幾根帶肉的骨頭,沉甸甸的,散發(fā)著一股子腥臊又誘人的肉味。
他特意繞了點遠(yuǎn)路去買的——今兒可是他在軋鋼廠首秀大獲成功的日子,得犒勞犒勞自己。
主要是這個時間點,供銷社好肉早賣沒了,也就這豬下水和一些骨頭還有些。
不過收拾好了,配上傻柱的手藝,那也是一頓美餐。
前院的水池邊,賈張氏正跟閻埠貴的媳婦楊瑞華在那兒嘮嗑,手里納著永遠(yuǎn)納不完的鞋底,眼睛卻滴溜溜地往院門口瞟。
看到蘇長順拎著油紙包進(jìn)來,賈張氏那對三角眼瞬間亮得像探照燈,又很快暗下去,撇著嘴,鼻子里哼出一聲。
”哎喲喂,這不是咱們新晉的蘇干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