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梅花幽香,世人謂之高潔,蕭遠也曾喜歡過。
但如今,他更喜歡桂花了。
而此時的宮中。
太子越想越不高興,本來他不在乎蕭遠那小chusheng有沒有立功,但寧王告訴他,小chusheng風頭太盛,早就蓋過了他這個太子。
今日入宮,太子跪在陛下身邊,央求道:“父皇,三郎的軍功越來越大,只怕將來會功高蓋主,連父皇也不放在眼里。
”陛下不以為意,冷笑:“他不敢。
他若有一分不臣之心,朕必叫他身首異處。
”跪坐在下邊的左仆射康道懷,緩緩開口:“陛下,太子所言并非全無道理,古往今來,被廢的儲君多心懷怨懟。
如今紀王羽翼漸豐,難保不記恨陛下當年廢他儲位,伺機謀反。
”謀反二字像一把利劍,深深扎進陛下心里。
陛下瞥向殿外,眼神透著厭惡:“既如此,那便給他個閑職,不可再叫他掌兵。
”殿外清清靜靜,只有幾個內侍垂首而立,康道懷摸著胡子緩緩道:“老臣倒是聽聞慶王停靈多日,禮部徐大人正好缺個協理喪儀的副手,不如讓紀王前往?”陛下點頭:“準了。
”太子暗笑,任那小chusheng如何有本事,今后也搶不走他的風光。
這時胡公公進來稟報:“陛下,紀王求見。
”陛下微微點頭:“宣他進來吧。
”蕭遠踏著初春的寒意步入殿內,垂首跪拜,讓自己看起來足夠恭敬:“臣,拜見陛下。
”太子因著身形肥胖,只能斜著跪坐在陛下左邊,比起蕭遠的十分恭敬,他的姿態格外散漫。
而陛下面對這個不討自己歡喜的兒子,連虛抬手掌示意他起身也懶得,只沉聲道:“免禮。
安西四鎮的情況,朕已看了奉識的奏折,你功勞很大,朕就賜你黃金三千兩,絹一千匹,帛兩千匹,增邑三千戶。
”蕭遠垂首而立,剛要跪下謝恩。
陛下又道:“往后你不必再去軍中了。
你叔叔慶王過世,你替朕好好料理他的后事。
”蕭遠眼神微怔,余光掃過太子,那人正得意地揚起唇角。
康道懷也笑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陛下不忍讓殿下受累,殿下還不快謝恩?豈不辜負陛下的厚愛?”呵,厚愛?蕭遠衣袖下的手攥得生疼。
殿內一片寂靜,陛下冷眼等他低頭,左右禁軍時刻防備著他。
蕭遠肩上的箭傷還未好,他應當寒心,可他卻只想笑。
他挺直脊背,跪下,逼自己低頭,恭恭敬敬道:“臣,謝主隆恩。
”太子嗤笑一聲。
二月初春,天氣還是冷,蕭遠孤身走過朱墻下,呼出的白氣轉眼消散在寒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