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知道北風的厲害。”
往年的冬日,
大家都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除了陽光正好的午后,整個懷朔鎮(zhèn)街面上難見人影,空蕩蕩地宛若鬼城。
而今年卻大有不同,凜冽的北風也擋不住一顆火熱賺錢的心。
眼見著賀蘭部落的商隊干得紅紅火火,不少鎮(zhèn)民都動了心思。雖然沒趕上商隊報名,
但是完全可以自己拉一支商隊嘛。
不少相熟的人家一拍即合,
一群便結(jié)成了商隊。自家做些奶疙瘩、黃油,
再從賀蘭部落的豆腐工坊進些豆干、豆福之類的豆制品,
商品便算齊活了。
這些商隊的行商路線避開了賀蘭部落的路線,賀蘭商隊翻過大青山南下,他們則沿著陰山山脈,或是去隔壁的沃野鎮(zhèn),或是一路向北,去更加苦寒的懷荒陣、御夷鎮(zhèn)。
一路辛苦不用多說,但是多多少少能賺得一些。只是有些鎮(zhèn)民從未在冬日出過遠門,應對經(jīng)驗不足,這才弄出了在外頭凍掉了耳朵,到家才發(fā)現(xiàn)了的又慘又好笑的意外事故。
寒冷的北風也按不下懷朔鎮(zhèn)創(chuàng)業(yè)干事的如火熱情,尤其是賀蘭大宅的豆腐工坊,整日柴火不斷,大口鍋內(nèi)乳白色的豆?jié){咕嚕嚕冒著泡,騰騰得熱氣熏得整個大宅如春日一般溫暖。
“阿季,你仔細著些,摔下去可就完了。”庫姆過來取貨,老遠就看見幫工阿季站在板凳上,手里拿著長桿攪動著煮漿鍋。
“唉!謝庫姆姑娘提醒!”阿季大聲應著,手中動作不斷,下巴一揚,指向院子角落,“那邊剛剛壓好了四箱豆福。”
“倉庫里豆子還夠嗎?”庫姆問。
“夠的!”阿季回,“昨日結(jié)賬,又有一批豆子進庫了。”
賀蘭家的豆腐工坊什么都收,鎮(zhèn)民們可以用豆子、布匹、糧食、錢幣來換成品豆腐。要是實在家中窮得叮當響,身無長物,也可以做工來抵貨款。
總之,只要不是饞懶貨,都能從賀蘭豆腐坊里搞到豆腐。
“阿季辛苦啦。”庫姆點好貨,命長工運走,臨走和正在點豆腐的阿季打了個招呼。
“不辛苦!庫姆姑娘慢走。”阿季干得滿頭大汗,臉上卻洋溢著高興的笑容。她是真不覺得辛苦,如今的踏實日子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
阿季的丈夫和兒子俱是犧牲在了和柔然人的戰(zhàn)爭中,她一個寡婦拉扯著小女兒生活,無一日不在驚懼中度過,深恐哪天夜里就被強人害了性命,奪了家業(yè)。
如今可好,背靠大樹好乘涼。自從進了賀蘭家做工,不僅給自己找了好靠山,還找到了一份賺錢的好營生。如今的阿季再也不要提心吊膽地過日子,每日要想得就是如何把豆腐做好。
心事一去,又吃好睡好,幾個月前還干瘦枯槁如老嫗的阿季竟然豐腴不少,眉頭舒展開來更顯得年輕了幾分。
“阿母,漿皮都曬好了。”小孩兒奶呼呼的聲音響起,正是阿季的小女兒阿禾。
“忙好啦!”阿季溫聲道,“那去幫阿母把麻布鋪上,馬上要出鍋了。”
“哎!”小孩兒脆生生地應下,轉(zhuǎn)身又忙活去了。
看著女兒白里透紅的小臉蛋,阿季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心道,只盼著賀蘭家的生意能長長久久才好,自己便帶著阿禾給賀蘭家做一輩子的幫工,以后阿禾的孩兒也留在賀蘭家,如此祖孫三代一輩子平平安安,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