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把屋頂做成圓拱裝,抗風抗壓性能會更好。”賀蘭定指點道。
“沒問題!”呼呼的寒風中,匠人們卻心潮澎湃,干得熱火朝天。
當第一批牧民頂著風雪走到懷朔鎮外時,看到的就是銀白的大地上凸起了一個個的圓頂“蘑菇”。又有些像狐貍洞旁堆起來的小土坡。
“這些就是你們的住處了。”對于接應、安置難民,賀蘭部落經驗豐富。
“別看這屋子是冰雪造的,里頭可暖和啦。”房子的材料雖然是冷冰的雪磚,但是其導熱性很差,外頭的冷傳不進屋里,屋里的暖氣也跑不到外頭去。
“真不會融化了嗎?”千里迢迢走到懷朔的牧民們心生憂慮。
“融化了也沒關系。”接應人的小伙子給眾人介紹,“我已經在冰屋里住過兩宿啦,很舒服的。”
他一邊說,一邊比劃著,“熱氣都是往上跑的,屋頂的冰融化成水,順著墻壁流下,一般流到半路就又凍住啦!”
“而且上頭還開了通氣口,一點也不會悶的。”說著,他手舞足蹈起來,大喊,“我家郎主真是聰明!”
小伙子將眾人領進一座小冰屋。
掀開毛氈門簾,從甬道進入冰屋內部的瞬間,世界都安靜和善了——呼號的北風和刺骨的嚴寒在一瞬間被剝離,因饑寒交迫而佝僂蜷縮的身子骨都舒張開來了。
一個聲音在牧民們的心中升起:來對地方了。
“都先來喝口熱茶。”小伙子讓牧民們自己招待自己,喝上一碗奶香濃郁的咸奶茶暖暖身。
待眾人緩過神來,小伙子掏出隨身的筆和本子——筆是炭筆,本子是麻繩縫合葛紙裝訂而成的。
“你會寫字?”牧民們看小伙子的眼神頓時敬重起來。
“嗐,會一點點啦!”小伙子羞惱,暗下決定:等明年開春自己得多學幾個字。
“都把自己的情況說一說,哪個部落的,叫什么名字,家里什么情況”
等基礎信息登記完畢,外頭有人送來一疊馕餅和一鍋雪白的羊肉湯。
美味上桌,牧民們你看我、我看你,卻沒一個人敢動手——天底下哪有免費的午餐呢?
“當然沒有免費的午餐。”接應的小伙子道,“你們每日的吃食,我都給你們記著帳呢!等明年開春可是要還的。”
不等有人發問,小伙子繼續道,“用牛羊來抵,或者是做工來抵,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