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勝安靜聽她說完,然后才問:“老大那邊完事了?”
“嗯,她們應該回專案組去看1號的卷宗了。你過來這邊跟她說了嗎?”
畢勝點頭道:“說了,她說她也會把當年現(xiàn)場勘察和拋尸地點確定的卷宗再仔細看一遍,看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
龐雁彎腰撿起一塊石頭扔進海里,說:“拋尸地的確定我覺得不太完善,還有另一種情況應該考慮。”
“我知道,如果兇手殺完人并沒有立刻拋尸的話……那么即使他從南河流域拋尸也有可能6天后才到這里。”
畢勝分析完抱臂看向龐雁,一臉求表揚的表情。
龐雁笑著說:“你進步挺大啊,現(xiàn)在分析起來頭頭是道的。”
畢勝和于茵一樣都是半路出家干刑警的,她原來一個地下拳擊手,先是被特招進特警隊,后又被戴榮看中帶進重案組,這兩年一直惡補偵查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作為經常跟她一起出偵查任務的搭檔,龐雁總會適當給她鼓勵,增強她的信心,一路見證她的成長。
“所以拋尸地還是不能確定……”畢勝有些苦惱,問:“南河流域不小,沒法確定的話也不能展開偵查。”
龐雁卻說:“不一定,兩年前只有這一起案子,所以可供參考的線索不多。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三起案件并案偵查,我們就能進一步分析兇手的特征,比如他的心理安全區(qū)。”
畢勝道:“我知道了,你之前給我講過這個。”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心理安全區(qū),就像每天固定上下班的那條路,走在熟悉的道路上就會增加安全感,輕易不會去走陌生的道路。
從犯罪心理的角度講,罪犯也有自己的心理安全區(qū),像老八總是固定在玫瑰天堂找人下手,如果遇到這邊嚴打的時候寧愿不出手也不換地,這就是一種心理安全范圍。
兇手也一樣,他的行動一定會在自己認為安全的范圍內,尤其是最早犯罪的案件。1號案件是兩年前發(fā)生的,那時候兇手顯然沒有現(xiàn)在成熟,他選擇的sharen和拋尸地點一定是在他的安全范圍內。
“心理安全范圍一般都是以1000米為半徑,不會超過這個范圍……”龐雁拿出手機打開地圖,先把潘正遇害的合歡酒店標記上,再是去年2號案件的拋尸地海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