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放炮的神機營炮手們,迅速而又熟練地開始退出佛朗機炮的子炮筒,又趕緊抱來已經提前填充好炮彈的另外一個子炮,將它麻利地塞入母銃內。
這就是為什么佛朗機炮又叫子母炮的原因。
完美的銜接。
后膛裝填的優勢!
已經具備現代野戰炮的一些特點了。
兩人負責一門佛朗機炮,就可以做到快速的裝填和擊發。
大大提高了射速!
朱瞻墡看在眼里,為之高興。
不愧是能被戚繼光點名寫進書中的神器。
跟紅夷大炮比起來,佛朗機炮長于野戰,不只是因為它重量輕巧便于運輸,還是因為它可以做到像連珠炮一樣不斷發射炮彈。
子母炮,連珠炮,還真是這個時代的野戰神器!
十門佛朗機炮都被測試了一遍!
每一門炮都提前配備了三門子炮。
這么一番測試下來,表現得都十分出色。
至于前方的樹林,早已經是一片狼藉。
都是殘敗不堪的樹木。
地上不是焦黑的炮彈坑,就是一地的碎木頭!
十門佛朗機炮測試完后,除了有一點炮管發燙外,其它的地方都還好,基本沒有什么問題。
那些火器師傅還有神機營的士兵們都很興奮。
因為他們很清楚,這種新型火炮代表了什么!
一個嶄新的時代!
他們感到自豪而又興奮。
接下來是測試布朗貝斯步槍。
如預料之中的一樣。
燧發槍的特點展露無疑。
從裝填到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