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為了一個徒弟,他這也忒舍得了!
震驚歸震驚,杜芳長老倒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開口提醒:“素心道友的初衷雖好,卻頗難實現,莫說這弟子才堪堪筑基修為,試問金丹元嬰,又有幾人能受得了塑骨之苦?”
據傳三百年前有位元嬰境體修,因不滿自己筋骨孱弱,主動斷骨,憑意志重塑筋骨。最后,卻硬生生地將自己活活痛死,功虧一簣。
重塑斷骨,這是能夠作用在血肉之軀上,最難熬的苦痛。
其難忍程度,甚至比宗門執法堂的打神鞭,還要更勝一籌。
“這弟子本就傷得頗重,未必能忍得了這份苦,還是由我來為她接上骨頭,之后莫要輕易移動,好好養著就是。”杜芳長老由衷建議。
素心沒再與她分辯,只是道:“沈道友,方才的比斗在下也見證了。你的弟子是有大毅力之人,依我拙見,她未必愿意休養數月仍有隱患,始終落人一步。”
是了。
自己的徒兒,自己了解。
且不說躺在床上幾個月不能動彈這事,單是留有暗疾這一點,小徒弟就肯定接受不了。這骨今日不重塑,等到來日小徒弟休養好了,恐怕還得自己再斷一次重新塑造。
素心倒是,將小徒弟的心思猜得極準。
沒比他這個當師尊的遜色多少……
也幸虧自家徒弟沒什么當樂修的天賦,一手琵琶彈得如同彈棉花一般,不然他還真要擔心擔心,素心是不是要撬他墻角。
…
兩個選擇。
由他人接骨,或由自己重塑斷骨。
沈懷琢沒經過太多猶豫,便選擇了后者。
杜芳長老倒也沒有離開,許諾給她的一株龍須草,沈懷琢仍舊拿了出來。條件就是她也在旁幫著護法,一旦重塑斷骨出了差錯,這斷了的骨頭還是要由她幫忙接上的。
總不好一直斷著。
琴聲悠揚。
素心長老端坐于琴案前,身姿如柳,纖細柔美。
隨著手起指落,她袖口繡著的花紋輕輕飄動,修長的手指撫過琴弦,仿佛有靈光閃爍,琴音隨之流淌而出,如同春風拂面,輕柔婉轉,帶著撫慰心神的力量。
第一曲終了。
玉床上躺著的人,緊皺的眉頭已舒展開來,卻還未從昏迷中蘇醒。
第二曲再次奏響,在素心的示意下,杜芳長老將續骨膏、回春散,均勻涂抹在每一道傷處,卻未動用自己的力量運化藥力。
琴弦輕撥,琴音如清泉流淌,時而空靈悠遠,時而又激昂澎湃,似有萬馬奔騰,天地為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