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了老太太的二驢子,心情也好了起來,打趣兒的說:“您還會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會是給我說媳婦吧?”
他想的只是隨口耍耍嘴皮子,沒有想到,真讓他說中了。老太太恍然大悟似得連聲叫著:“對、對、對、對!還是年輕人記性好,就是給你說媳婦。”
二驢子只尋思老太太凈弄些沒影子的破事兒,就不等她反應過來,起身往外就走,順嘴說著:“那您就在這里慢慢說吧,我有點兒事兒,先走。”
老太太到底年齡大了,腦子反應有點兒慢,一下子沒有轉過彎來,等她醒過味兒來,二驢子已經到了院子里,她就隨后在后面攆,“你這臭小子!我這是跟你說正事呢,你躲什么躲?”
她的腿腳哪里有二驢子快當,等她追到院子里,二驢子已經沒影了。
“哼!哼!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看你天黑回來不回來!”老太太使勁的頓著手里的棍子,就像要等二驢子回來,拿棍子好好的敲打他一頓不可。
“也不尋思尋思,要家沒家,要業沒業的,誰家的女人會傻拉吧唧的跟著你?”二驢子嘴里自言自語的嘟囔著,還不如先把他這事業琢磨好了,比啥都強。
二驢子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雖然老太太已經被他說服了,但他自己心里并沒有底,他在琢磨著,該給那位還在號子里住著的富豪小眼鏡寫封信,跟請教請教,請他給拿個主意。
雖然他二驢子當時沒有那個覺悟,想起來巴結巴結這個高人一下,只希望現在為時不晚,那家伙大人不記小人過,看在一個號子里的獄友的面子上,打發一下無聊的時光,替他二驢子出出道。你小眼鏡不是老念叨著什么出道入道的嗎?
也許有人奇怪,這又不是說的先秦兩漢,唐宋元明清,都二十一世紀了,差不多人手一個手機啦!干嘛還寫信啊?可咱們這個二驢子現在,就是沒有手機,說他對手機是什么東西?那玩意兒應該怎么用?一點兒都不知道,都不為過。再說啦,就算是二驢子真有手機,那種地方,電話他也打不進去,不然的話,那還叫什么剝奪人身自由,剝奪政治權利啊?
這二驢子也夠可以的,就在胡同里,看見一幫八九歲,十來歲的孩子在捉迷藏,男孩女孩都有。他就往那一站,扯著嗓子問:“你們這幫孩子,有認字的沒有?”
這不是廢話嗎?這么大的孩子,哪個不認字了?現在都是從幼兒園抓起了。
但是那幫孩子都只是楞楞的看著他,沒有一個說話的。他們在二驢子身后,偷偷的學過他走路,甚至還有個跟著父母從東北回老家探親的淘氣孩子,給他編過一個順口溜:大蝦米,驢腦袋,一拱一拱走過來。要問他滿地尋摸啥?我在找我的大門牙!
孩子們都覺得好玩,再見了他,就遠遠的對著二驢子唱。二驢子只要一作勢要追,那幫孩子就吱哇一聲,作鳥獸散。這回凈顧著玩捉迷藏了,連他到了跟前都沒有發現。這要是叫他逮著,還不得一頓好打?
二驢子見狀,就從兜里掏出十塊錢來,這幾天他多少也了解點現實情況了,現在的一塊錢,別說大人,連孩子都看不上了。他扯開嘴角兒,擠出來一個他自認為燦爛的笑容,“小朋友,叔叔想寫幾個字,自己又認識,想請你們幫幫忙,誰給我寫了,這十塊錢,就給誰。”
一個小女孩膽子還真大,用她那白胖胖的小手指著他,“這個人真不知羞,都快趕上我爺爺大了,還讓我們叫他叔叔。”
這里面一個年齡最大的孩子,最多也就十來歲的年紀,個子卻比二驢子低不了半頭了,只見他扒拉了那個小女孩一下,“別多嘴。”
然后挺著腰,仰著頭問二驢子:“你說的是真的?”
“我這么大個人,糊弄你個小孩子干嘛?你要不信,把你爺爺叫過來作個見證。”二驢子一本正經的說。
“不用,我信你一回。”這小子說話做事干脆利落,頗有一種大將風范。二驢子心里嘀咕,不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將來準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