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謹遵圣命。”李乾心知此時反對無益,話鋒卻是一轉:“只是”
“只是什么?”李隆基眉頭微蹙。
“臣有兩處顧慮?!崩钋缫殉芍裨谛?,“其一,楊大人位高權重,入軍后若不服調遣,恐誤大事。此戰關系國運,又勝負難料,容不得半點差池。”
不待李隆基開口,楊國忠便搶著表忠心:“陛下明鑒,臣必當令行禁止,絕不敢有違軍令!”
“既如此”李隆基略一思忖,招手示意高力士取來隨身佩劍:“此劍隨朕二十余載,今日賜予愛卿。見劍如見朕,若楊釗違抗軍令,卿可持此劍先斬后奏!”
這尚方寶劍的賞賜遠超李乾預期。他本只想設個伏筆,未料竟得此利器,當即鄭重謝恩接過。
“其二,”李乾繼續道:“楊大人這身子骨,恐怕難耐吐蕃高原之苦,還望陛下三思?!?/p>
古人雖無“高原反應”之說,卻也知曉吐蕃氣候特異。
“陛下!”楊國忠挺直腰桿,活像只斗勝的公雞,高聲道:“臣愿為陛下赴湯蹈火!李將軍若是不信,盡管操練臣便是!”
李乾故作遲疑:“楊大人,非是下官有意為難,實在是高原征戰非比尋?!?/p>
“李將軍。”楊貴妃突然開口,聲音如清泉流響:“既然楊釗有此決心,何不成全了他?”
想到今日若非貴妃相助,局面恐難收拾,李乾略一沉吟:“既是貴妃娘娘開口,臣自當遵命。只是這訓練之法”
“你盡管按軍規行事。”楊貴妃唇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若是他吃不得苦,軍法處置便是。”
“臣,遵旨?!崩钋旖锹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
-----------------
丞相府內,李林甫正伏案批閱公文。長子李岫匆匆入內,行禮道:“父親,宮中傳來消息,楊釗要隨軍出征吐蕃了。”
“哦?”李林甫手中朱筆一頓,眼中精光乍現:“他終于按捺不住了?”
待李岫將事情始末道來,李林甫突然仰天大笑:“妙哉!楊釗啊楊釗,你聰明一世,糊涂一時,這分明是自投羅網!”
李岫愕然:“父親何出此言?楊釗此番分明是要搶功”
“蠢材!”李林甫冷哼一聲,“那李乾早已設下天羅地網,楊釗卻歡天喜地往里鉆。一個市井之徒,靠著女人往上爬,能成什么氣候!”
他擱下朱筆,冷笑道:“傳令下去,讓咱們的人好生‘關照’這位楊大人。既然他要建功立業,咱們豈能不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