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大驚:“可數千將士所需狐裘”
李亨朗聲一笑,衣袖翻飛間盡顯儲君氣度:“若是要那些能‘三尺化雪’的極品白狐裘,我大唐確實所藏不多。但若只論御寒之效,不拘毛色斑雜,莫說八千,就是萬件也拿得出來!”
“臣代三軍將士,謝太子恩典!”李乾聞言大喜。有了這萬件狐裘,行軍時可御風寒;配上改良睡袋,宿營時可得安眠。寒夜遠征的最大難題,竟就此迎刃而解。
三人入宮面圣,李亨將此事娓娓道來。
李隆基聽罷龍顏大悅,竟破天荒地連聲稱贊太子。
這位開創開元盛世的雄主,向來對諸子失望,立李亨為太子實屬無奈之舉。今日見太子獻策有功,倒真生出幾分欣慰。
李亨受此褒獎,恍如置身云端。多少年了,這還是父皇第一次對他露出贊許的目光。
玄宗對那睡袋也頗感興趣,當即準了王維隨軍的請求。這位詩佛激動得險些吟出詩來,袖中的手指都在微微發顫。
試制的新式睡袋很快出爐。李乾逐一檢驗:雖保暖性提升有限,但更輕更韌,收展也更便捷。多帶一個不過增重數斤,對遠征將士卻是莫大福音。
披上狐裘的剎那,暖意頓時驅散寒意。雖不及宮中暖榻,但輔以篝火,已足可御寒。李乾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軍器監里,工匠們正日夜趕工。雪橇需優先打造,將士們還等著操練這項新技藝。至于睡袋,倒可從容運送,待大軍開赴大非川時再行配發。
朔風呼嘯的清晨,軍器監的工匠們已趕制出第一批雪橇。李乾當即決定先行返回大非川,訓練將士們掌握這項新技藝。
啟程之日,長安城外旌旗獵獵。令人意外的是,李隆基竟親率重臣前來送行。
李隆基身著明黃龍袍,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威嚴:“吐蕃乃華夏千年之患,昔年秦皇漢武皆未能平定。今我大唐若能一舉功成,實乃千秋偉業!”
“李卿盡管放手一搏!”李隆基一揮龍袖,聲若洪鐘:“縱使兵敗,朕絕不加罪;若得凱旋,必當厚賞三軍!”
李隆基環視群臣:“諸位愛卿可有囑咐?”
李林甫上前執起李乾之手,親切道:“糧草輜重,本相必保無虞。若有一兵一卒挨餓,唯本相是問!”
李乾會意一笑:“多謝丞相!”二人目光交匯,心照不宣。
陳玄禮只鏗鏘有力地吐出五字:“給老子往死里打!”
太子李亨又細細叮囑幾句,餞行之禮方畢。
朝陽初升時,李乾率龍武軍鐵騎出長安,預示著這場跨越千年的雪域征途,即將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