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燈的光暈下,陳平川的文章,無論是“為生民立命”的立意,還是汪洋恣肆的文采,都遠勝旁邊那幾份平庸之作。高下立判。
然而,就是這樣一份堪稱驚艷的卷子上,卻用朱筆批著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辭藻堆砌,華而不實!”
評語旁,是一個鮮紅得如同滴血的“下下”評級。
李欽差的同伴湊過來,只看了一眼,便倒吸一口涼氣,聲音里滿是壓抑的怒火:“這哪里是評卷,這分明是貶低、污蔑!”
李欽差一言不發(fā)。那雙看似普通的眼睛里,此刻卻銳利如刀鋒。這背后,定然藏著黑心和骯臟的交易。
副主考官邢大人的府邸。
他一連幾晚都從噩夢中驚醒,渾身冷汗淋漓。
他總覺得黑暗中有一雙眼睛在死死地盯著自己,讓他坐立不安,食不下咽。
“不過是個毛頭小子,落榜便落榜了,能翻起什么風浪?”他一遍遍地在書房里踱步,神經(jīng)質地安慰自己。
可吳子虛派人送來的那一箱黃澄澄、沉甸甸的金條,卻在他腦海里揮之不去。
他開始后悔了。
為了一個解元的名額,為了那些黃白之物,毀了自己的清譽,搞得自己寢食難安,真的值得嗎?
“算了,不要自己嚇自己,等日子一久,事情過去,也就沒事了……睡覺吧!”
另一邊。
李欽差的調查,正在暗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吳子虛行賄的銀兩,是通過城中一家錢莊轉手的。
他從錢莊掌柜那里拿到了賬目,順藤摸瓜,又找到了幾個收受了好處、負責在考官與吳子虛之間傳遞消息的小吏。
冰冷的刀鋒和秦王府的令牌面前,這些人的骨頭軟得像面條。
幾封吳子虛與邢大人往來的密信,被呈到了他的案頭。
信中,兩人商議如何將陳平川的卷子做掉,如何確保吳子虛的門生萬無一失地坐上解元之位,言辭清楚,罪證確鑿。
人證物證俱在。可以收網(wǎng)了。
這一日午后,天光正好。
吳子虛正在自家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悠閑地品著雨前新茶,享受著愜意。
他在遙想,等自己的門生將來高中進士,自己作為座師,該是何等的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