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很快簽訂。
建筑公司當場就預付了一千塊錢的定金。
看著那嶄新的一沓“大團結”,李金虎激動得手都有些哆嗦。
“凡娃子……這……這錢……”
葉凡接過錢,遞給柳如雪,讓她入賬:“李叔,這是咱們村集體掙來的第一筆‘活錢’。證明了咱們黑山屯,除了種地,還能干點別的。也證明了,咱們那些‘廢石頭’,不是真廢,是咱們沒找對路子。”
消息傳開,整個黑山屯都沸騰了。
村民們做夢也想不到,那些被他們嫌棄的黑石頭,竟然能變成白花花的銀子。
一時間,報名參加“砸石隊”的人絡繹不絕,連一些半大孩子都搶著要去幫忙。
葉凡趁機在村民大會上宣布,這筆錢,一部分將用于修繕村里的道路和夜校,一部分作為采石隊和砸石隊的獎勵,剩下的,則全部投入到農副產品加工廠,購買新設備,擴大再生產。
村民們群情振奮,對葉凡的擁護和信任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王來福,也因為這筆“生意”,在供銷社和縣建筑公司兩頭都得了不少好處,對葉凡更是感激涕零,三天兩頭往黑山屯跑,一口一個“葉老弟”,親熱得不得了。
葉凡則利用王來福這條線,有意無意地又“透露”了一些關于“貧鐵礦石特殊性能”的信息。
比如,這種石頭磨成粉,摻在牲口飼料里,能補充微量元素,牲口長得壯;比如,用這種石頭砌墻,冬天屋里特別暖和,等等。
這些“小道消息”,真真假假,通過王來福這張大嘴巴,迅速在縣城乃至周邊地區傳播開來。
一時間,黑山屯的“特種鐵礦石”成了個不大不小的熱門話題。
有人信以為真,托關系想來采購;有人嗤之以鼻,覺得是無稽之談;也有人,比如馬千里,聽說了這些傳聞,心里更加犯嘀咕,越發覺得黑山屯那地方透著古怪,卻又抓不住什么實質性的把柄。
葉凡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他用這些“貧礦”的巧妙利用,不僅給村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進一步模糊了黑風口真正寶藏的焦點,讓那些覬覦的目光,都投向了這些看似“有用”卻又“價值有限”的“廢石”上。
黑山屯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名聲也越來越響。
但葉凡知道,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林振華那只老狐貍,不可能對這些小打小鬧的“成功”無動于衷。
他一定在某個暗處,冷冷地注視著這一切,等待著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