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后俯下身看著朱雄英,笑瞇瞇地問道:
“那孫兒覺得應該怎么辦才好呢?”
朱雄英笑臉上露出認真思索的神色,片刻后一字一句地答道:
“棉麻線價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大量的棉麻線囤積無法及時編制成布匹流入市場。”
“紡線、織布,兩道工序下來,才能編制成布匹。如今大明雖然有了新式的紡線織布機,生產紡線的效率大大提升,但是,將紡線編制成布的效率卻沒有提升,雙方效率不對等,自然就造成紡線堆積。”
“為此,孫兒的構想是設計出一款新型的織機,來提升編制布匹的效率。”
“只有將生產資料和產品源頭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能控制市場上的價格,也就不會出現紡線過于便宜或者昂貴的事情了。”
說到這里,朱雄英面露苦惱之色,無奈地攤手道:
“只可惜此道涉及的科目和知識非孫兒擅長,故而只能交給別人研究,或者明日上課去請教先生。”
“雄英懂得可真多。”
馬皇后聞言欣喜地揉了揉朱雄英的小腦袋瓜兒,原本她只是想著逗逗小孩兒,沒想到朱雄英居然真的知道該怎么做。
朱元璋和朱標兩父子也是開懷大笑。
朱雄英這般模樣,一看就是有出息的。
小小年紀就懂得如此之多,往后等他從陳平那里學到所有的本事后,哪還得了?
想到大明帝國已經提前預訂一名明君,朱元璋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朱標也是同理,兒子朱雄英不僅和他一樣關愛百姓,而且還知道解決之法,這才是真的難得!
呂氏在一旁也跟著笑了笑,可這笑容背后卻有著一股苦澀的味道,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問為什么?
自然她自己只是太子側妃,自己的兒子朱允炆也只是庶子,地位本就不如朱雄英。
而現在朱雄英如此聰慧,將紡線產業說得是頭頭是道,更讓呂氏多了一層憂慮。
呂氏忙碌完賬務后,終于得空回到太子府邸。
一回來,她就立馬去找自己的兒子朱允炆。
哪知才剛走過去,就看見朱允炆正趴坐在床上,周圍的太監仆人一個個都在旁邊圍著滿臉的為難。
“吾等拜見娘娘!”
太監們看見呂氏回來,連忙恭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