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統一管理工匠,是為了……”朱棣還想開口反駁。
“我知道,是為了防止外族將大明的技術學了過去是吧。”
陳平不屑一顧,手指了指朱棣懷中的飛梭織布機設計圖紙問道:
“只想著守成,不考慮發展和進步,就是你們大明朝會被別人滅掉的原因!我問你們,若是沒有我給你們改良織布機,你們大明想要造出這樣的東西,需要多久?”
“我,我……”
朱棣張了張嘴巴,卻說不出什么話來。
一百年?兩百年?還是三百年?
可三百年后,大明朝還在嗎?
光是這個問題,就讓朱棣無法作答了。
朱元璋也是滿臉無奈和頹然,原本以為萬無一失的政策,結果被陳平點破之后,他才明白這些東西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因為他很清楚,大明朝想要靠自己造出這種東西來,在現有戶籍制度是不可能的。
匠戶們只會按照朝廷下達的任務去完成相應的指標,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晉升渠道被士族壟斷的情況下,又怎么還會有心思去創新呢?
畢竟無論怎么做,自己的地位都不會得到提升,怎么做都是白費功夫。
沒有足夠的驅動力啊!
如今的戶籍制度對于大明來說,可能是一時半會有好處,可對于長遠的未來來說卻是半點好處也沒有,反而充滿弊端和壞處!
“再說了,如今飛梭織布機已經交給你了,等到投入生產,大量高品質、低價格的布匹流入市場,必定會擠壓其他紡織匠戶們的生存空間。而因為你們戶籍制度的關系,他們又不能改投農戶、商戶和軍戶,那等著他們的不就是死路一條?所以我才說朱元璋那家伙的戶籍制度是垃圾中的垃圾!”
陳平一頓輸出,把朱棣和朱元璋都給整得無言以對。
朱元璋自己也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戶籍制度本來是他的得意之作,目的是更好地調控大明的一切資源,方便進行人員管理、稅收和征兵,可現在卻被陳平貶低得體無完膚。
朱雄英臉上也露出迷茫之色,問道:
“先生,戶籍制度不行的話,是不是就得進行改革啊?”
陳平笑瞇瞇地揉了揉朱雄英的腦袋:“沒錯,既然知道不行,那就要做出改變。”
“改變之后,才能解決大明的隱患,從而達到解放生產力的作用。”
朱雄英聽到這里露出恍然之色。
前面的戶籍制度他還有些懵懵懂懂,但是說到解放生產力他就明白了。
沒有生產力,就實現不了經濟增長。
戶籍制度如今是制約生產力進步的一個桎梏。
“明白生產力的重要性之后,你們還需要明白供需關系,而只有明白這兩點,才能預防經濟起伏對國家的沖擊!”
陳平拿著兩根啃完的雞腿骨比畫兩下,開始切入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