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沒想到你們還這么積極完成家庭作業,這樣的話再好不過,都說來聽聽吧。”
知道他們沒事,陳平也就放下心來,隨意的一屁股坐了下去,順手拿起一根撒了精鹽、香料的烤羊腿一邊吃著鮮嫩多汁的羊肉,一邊說道。
“學生遵命。”
朱雄英應下,開始掰起手指頭,一條一條的逐一說明:
“目前大明的經濟缺陷第一,是過于依賴手工業,導致生產力低下。”
“以鹽鐵專營為例,雖然商人仍舊可以販鹽,但是利潤都被官府掌控,商人經商的積極性受挫。”
“冶鐵業,在大明設立十三所官營鐵冶所,民間私營冶鐵受到限制太大,導致鐵器供應不足,影響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還有其他諸如紡織業,畜牧業,諸多類別,衣食住行,都是如此。”
“再來就是匠戶制度,所有工匠都編入匠籍,并且世世代代都是為官府服役,不得改業,受到嚴格管控,缺乏生產上的自主性。”
“再加上官營的手工工坊效率實在是低下,產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對發展實在是不利。”
“商業上發展不利,重農抑商打壓商人地位,戶籍制度減少人口流動,這些種種舉措都讓商業難以發展。”
“再來是禁海,嚴格的海禁,讓民間無法進行海外貿易,反而促使走私興起,實屬不利。”
“除此之外,還有……”
朱雄英一一列舉,陳述的項目足有二三十條之多。
回答完后,大眼緊張兮兮的注視著陳平,等待著他的點評。
別說是他一個四歲的小娃都感到緊張,同樣緊張的還有一旁的朱棣,墻壁后面偷聽的朱元璋、朱標、李善長等人。
大明經濟上的這些缺陷,都是昨天晚上他們集思廣益總結出來的。
陳平聽完,臉上的表情沒有太多起伏,只是淡淡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缺陷說的差不多了,那么改進之法,你可有了嗎?”
此言一出,朱雄英等人都松了口氣,知道第一關算是過了。
至少在發明經濟缺陷這件事上,他們的認知并沒有出錯,這也讓他們后面準備的種種改進之法,有了用武之地。
“鹽鐵的改進,弟子認為要放松限制,可以允許商人經營,但是需要相應的資格、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