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換是常態(tài),兩換已經(jīng)是極為罕見的情況。
但大部分員工還是愿意嘗試,一是因為我有貨真價實的能力,跟著我能學到很多東西;二是因為助理工資待遇處于拔尖地位,絲毫不比名企差。
“你為什么當初選擇來我們公司?以你的學歷和能力,可以去更大的平臺。”在小蘇離開之前,我好奇問道。
小蘇神色一滯,猶豫片刻,如實解釋:“陸老師……我是你第一批的學生……因為你,我高考才成功逆襲,我相信你的能力!我相信跟著你不比去大企差!并且,我家離公司步行僅需三分鐘哦!”
說完,小蘇直接跑離辦公室,臉上出現(xiàn)一絲羞意。
我搖搖頭,苦笑道:“原來我還有人格魅力嗎?”
“陸老師?”我低喃,陌生但又熟悉的稱呼。
我記得剛開始成立教培機構(gòu)的時候,因為資金不足,我親自披掛上陣。
當時機構(gòu),帶我在內(nèi),只有七人。
而當時的林雨晴沒有工作,她寧愿在家躺尸,也不愿幫我分擔哪怕一絲的壓力……
我補了將近兩年的課,再之后,我便不再授課,而是投入到公司的發(fā)展中去。
這兩年,我教過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學生。
論掙錢,還是初中生利潤最大。
以小蘇的年紀,應(yīng)該是我授課的第一批高三學生。
我微微一笑,這是緣分嗎?或許是吧。
但小蘇的行為,在我看來十分不理智。
她本可以謀求更好的發(fā)展!
不論是大廠,還是央國企,都比我這尊小廟體面得多。
但轉(zhuǎn)念一笑,我又何嘗不是呢?
我為了林雨晴放棄所有,追求虛無縹緲的愛情,不是更魯莽?
我又有什么資格“同情”別人?
同是天涯淪落人……不對,小蘇至少現(xiàn)在還沒有因為去年的決定后悔。
我對人才向來不吝嗇,尤其是她這種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
忽然,我收到秦瑾萱的微信,“小澈,中午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