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民把我們叫過來是要開會,就連夏秘書都沒有說什么,其他人就少說幾句,先讓衛民把話說完,接下來我們再商量怎么干。”
孔偉是個明白人,他清楚的知道就這個訂單量,交給哪一家工廠都不可能完成。再者,如果他剛剛沒聽錯的話,訂單上擬定的所有產品都是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的產品。
博覽會上,大家會下意識著重關注同行業的情況,這幾天為民鋪子太火爆,想忽視都不行。出于好奇,孫廠長讓人排隊領了兩份試吃品,確實是獨一份的味道。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找了自己發小,和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確定了合作關系。
如果刻苦鉆研,在食品廠開發出一條純手工的產線,做出的糕點味道定然不會太差,但那需要時間、金錢和很多工人的努力。而且即使是這樣要趕上原版,也很不容易。
沈家溝食品加工廠只是一個掛靠在生產隊的副業,這幾天搬到會場的試吃品,卻不帶重樣的,且養養精品,也就是說他們手里掌握的配方都是頂尖的。比起自主研發,孔偉倒是更相信這些配方一開始就存在,很可能是家族流傳下來的,不然還真沒法解釋他們的產品為何會這么受歡迎。
古方,都是經得起時間和人們考驗留存下來的精華。
他們拿什么和沈家溝食品加工廠比質量?
——但是,沈家溝食品加工廠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他們的產量跟不上趟。沈衛民既然把他們召集在這里商量對策,肯定要做出一些讓步。
孔偉期待的很!
對于沈衛民和漢北省食品廠不和,他也是樂見其成。相比世界上其他國家而言,種花家的地域分割后相互之間的隔閡并不是那么嚴重,但并不是不存在。就比如池縣位于兩省交界處,離得最近的地方,趕個集就出省了。但如果相互去對方家鄉工作,反倒不如距離更遠的同省人更親近。
這大概是因為某種心理認同。
如果沈衛民和漢北省食品廠走得近,那這次會議呈現的結果就會大大折扣,起碼對其他幾家食品廠是這樣的。
其實大家都清楚,訂單是沈衛民主持商量,之后要正式簽合同肯定也少不了他。如此,漢北省食品廠就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那還有其他人什么事兒?
幸虧他們不對付。
孔偉的心理也代表了其他工廠代表的心思,一時間大家紛紛附和,這讓漢北省食品廠廠長和身邊人的臉色更加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