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這段時間,沈衛民覺得自己斷斷續續夢見他大抵是因此。因為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情況,沈衛民無從判斷這夢意味著什么?又昭示著什么?
醒來,日頭已經老高。
沈衛民躺在床上苦笑,大概是因為昨天小聰回來,他覺得不適應了。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在外,小哥倆幾乎就沒分開過。
他們是彼此最重要的兄弟,是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給對方的戰友,也是最了解對方的那個人。冷不丁的只有一個人回來,總讓人覺得不適應。
說起來除了給錢給票,這幾年沈衛民能顧到他倆的地方很少,首先距離是最大問題,從池縣到京市,就算一路順利也得花費不少時間,更不用說中途往往會出現波折。
當然,長輩照顧孩子的心思并不會因為出行困難就夭折,最大的問題是出行不易。通行證、身份證明,每次出行前都要準備一大堆東西,并且還得考慮時效限制。如果沒有正當理由更麻煩,麻煩連著麻煩就是一連串麻煩。
說到這里,沈衛民就覺得慶幸。
盡管一切都是這么真實,但是他生活的七十年代和現實中先輩們所經歷過的那個種花家的七十年代還是存在某種偏差,某些政策并沒有那么嚴格的執行現實標準。說到底這只是個平行世界,世界觀不可避免的會受到締造者和外來者影響。當然,歷史發展之大趨勢是相同的。
沈家溝食品加工廠發展至今仍然掛著池山生產隊副業的牌子,隨著體量越來越大,工廠性質不斷遭到人們質疑。
沈衛民和縣里領導以及有利害關系的工廠都有牽連,要不是關系好要不就是利益相關,以此規避了許許多多的風險。但是,總有那么些人會受周圍影響,情緒高漲,然后就會做出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中間也出過不少事情,最嚴重的一次他們直接闖進工廠,甚至還要拉走沈衛民,所幸在多方協調之下順利解決了。這條路走不通,就有人想劍走偏鋒,對沈衛民身邊的人下手,得虧之前沈衛民利用他家小朋友把沈爺沈奶的好東西都摳搜了出來,放在了最安全的地方,要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這其中還要感謝沈家溝全體村民的團結,就算偶爾出現一兩個不和諧音,他們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反應過來,然后維護應該保護的人。所以雖然中間波折不斷,但總歸是有驚無險。
一切都在發展,沈家溝食品加工廠也不例外。沈衛民本人更是常年在外奔波,因為洛特集團的訂單量不斷加大,訂單品類不斷更改,他每年都會往返于各省食品廠,協調生產,發布任務。
京市和海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海市便利的地理條件一直是貨品走出去的最佳選擇。京市更多的是因為他有牽掛在那,每年總有幾個月他們家會利用職務便利住在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