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眉目?!?/p>
田國慶理所當然地點頭道:“你不是說了嗎,劉大喜離開村子去了縣城好幾年,他如果沒出意外的話,要在縣城待這么久,他怎么生活?肯定是去‘搞副業’啊?!?/p>
“搞副業?”
張侗聽到這個三個字,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接著,就聽田國慶娓娓道來。
“劉大喜要去縣城搞副業,需要公社大隊開具介紹信,公社的辦公室就在樓下,你等我一下,我去幫你問問?!?/p>
說完,田國慶起身出了辦公室,將張侗獨自留在辦公室內。
“搞副業……”
張侗腦海中回憶著這三個字,忽然靈光一現,想到了什么,頓時有些苦笑不得。
“媽的,居然忘了這么一回事?!?/p>
原來,所謂搞副業,其實就是進城打工。
但在那個年代,沒有進城打工的說法。
農民要想去省城或者縣城打工,是收到嚴格限制的。
必須經過公社大隊同意,并且開具介紹信,以“完成生產指標”為目的,到專門的工廠或者其他勞動生產單位上班。
所以。
農民進城打工,是沒有選擇性的。
要想搞副業,得看當地的生產單位是否有用人指標。
人家有空位了,農民才有機會去“打工”。
過了大概十來分鐘。
田國慶風風火火地回到了辦公室,手里還拽著一張文件紙。
“張侗同志,咱們找到那個劉大喜了。”
“真的嗎?”
張侗趕緊起身,結果田國慶遞來的文件。
仔細一看。
這文件是一張武陽縣皮革廠的用人招工指標,上面赫然就有劉大喜的名字。
“劉大喜是四年前,通過公社的介紹信,進入武陽縣皮革廠,成為了一名勞動工人?!?/p>
“武陽縣皮革廠,可是濱市下屬最大的生產廠之一。生產責任緊,任務重,可不是隨便能把人帶出來。”
田國慶扶著眼鏡框,走到辦公桌前坐下,笑道:“張侗同志,我給你開具個人委托信,讓你代表鎮政府辦公室,去武陽縣皮革廠,找那個劉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