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段景宏感覺有些惆悵,咋感覺文物販子跟韭菜一樣呢?咋割都割不干凈。
葉瀾滄遞過半塊沒吃完的官渡粑粑:“路上吃,我查了下,去龍陵鎮得走段山路,車開不進去。”
段景宏接過粑粑,溫熱的觸感透過油紙傳來,他忽然想起昨晚夢里父親的臉,那雙總是嚴厲的眼睛里,似乎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當車子駛離市局時,他從后視鏡里看見王保山站在辦公樓門口,背著手望著二人的方向,身影在陽光下拉成老長,感覺像一尊沉默的石像。
車內,葉瀾滄從帆布包里摸出半卷透明膠帶,將介紹信貼在副駕駛遮陽板背面:“王隊說這信能頂半個通行證,但龍陵鎮離邊境太近,咱要把車稍微停遠點。”
警車沿著滇南河上游行駛,兩岸的蘆葦蕩逐漸變成連綿的核桃林。
段景宏在一處塌方路段停下,車頭朝里藏進灌木叢,車頂上落了幾片黃葉,瞬間與周圍的秋色融為一體。
“從這兒走三里地就是龍陵鎮,然后還要去打聽劉正明的住處。”葉瀾滄展開了自己手繪的地圖,指尖劃過龍抬頭石刻的標記,“劉正明退休前在鎮志辦捐過一批古籍,當地人應該都知道這個人。”
二人踩著碎石路走進山谷,山風帶著野核桃的苦澀味,空氣格外清新,比城市里好多了。
前方的龍陵山如臥龍盤踞,山坳里錯落著幾十戶人家,灰瓦白墻在晨霧中若隱若現。
村口那棵百年老槐樹虬枝盤曲,樹干上釘著塊褪色的木牌:“龍陵鎮,滇南古渡口遺址”。
“瞧這石碑,這字跡不太舊。”段景宏蹲在村口石刻前,指尖拂過龍抬頭三個篆字,“碑角有修補痕跡,應該是近年剛弄過。”
段景宏站起身時,故意把草帽檐又壓低不少,露出手腕上那道偽造的刀疤。
這玩意其實是用紅藥水和醬油涂成,此刻在陽光下泛著陳舊的暗紅。
一個挎竹籃的老婦人從旁邊經過,籃里裝著剛摘的柿子。
段景宏立刻堆起笑臉迎上去:“大媽,跟您打聽個事,這鎮上有沒有收古董的老先生?”
“我們從昆明來,想淘點老物件。”葉瀾滄怕大媽防備,趕忙又接茬補了這么一句。
老婦人警惕地上下打量段景宏,目光落在他磨白的布鞋上:“收古董?你找劉正明劉大爺吧,你們往巷子那頭走,看到那個掛藏古齋木牌的院子就是了,不過你可別惹他,去年有人拿假玉璧騙他,被他拿掃帚追出三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