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駕駛殲-10ce單機出戰,我開jf-17e。”李干爽快答應下來。
張二標連忙問,“那雙機組合對抗呢?”
李干笑道,“你挑個人,jf-17e這一組的話,我和巴鐵空軍的穆達爾上校一組。”
“明白,你放心,拿不了第一名,我是不會降落的。”張二標說。
李干滿意點頭,“要的就是這股子氣勢。”
東大航空工業集團有兩種戰機符合參賽條件,就是殲-10ce“東方暴龍”和jf-17e“世界梟龍”這兩種戰機。
后者是世界先進輕型戰斗機計劃的成果,多國聯合研制,單發輕型戰斗機,主打物美價廉。
簡單地說,梟龍戰機就是低配版的殲-10。
殲-10太貴了,很多國家沒有能力把空軍機隊的所有戰斗機都換成這款戰機。
5000萬美元一架,裝備100架就是50億美元,這還只是飛機的單價。
除了沙特等中東土豪國家,世界上能搞純殲-10機隊的國家,屈指可數。
于是一個現實需求來了。
許多國家需要一種低成本的、性能均衡的戰斗機填充空軍機隊的空缺。
東大空軍是看不上梟龍戰機的,太小太輕了,國土面積那么大,這個飛機不符合實際需求。
但是,東大愿意帶著小弟們一塊搞一款物美價廉的、符合大多數國家需求的輕型第三代戰斗機。
說是多國研制,實際上就是大家一塊湊點錢入股,除了巴鐵正兒八經的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建設自己的戰機工業生產能力外,其他國家就是出點錢的事。
梟龍戰機的情況很簡單,直接按照殲-10的標準,往下降一個檔次,尺寸什么的都縮小了,在設計上秉承的就是一個簡單易造、維護簡單的思路。
其原型機就是殲-7,在這個基礎上用殲-10的技術進行研制。
因為有殲-7血統,所以梟龍戰機的近距格斗能力非常出色,機動性非常靈活。
該機開始量產后,依托東大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賣給股東們的售價僅為區區的900萬美元一架。
比殲-10ce便宜了足足4100萬美元!
jf-17e比jf-17多了一個“e”,這是出口的意思,國際市場上的售價是1100萬美元,比其他第三代戰斗機都要便宜得多!
幻影-2000敢賣2500萬美元一架,jf-17e是其的一半不到,但是jf-17的性能,不見得比幻影-2000差。
李干決定親自駕駛jf-17e參賽,是為了讓該機有一個完美的亮相,推廣出去,一舉拿下該細分市場。
東大是最大股東,投資比例占了55,每賺100美元,就有55美元歸東大,都是可愛的小錢錢。
即便李干不親自駕駛該機,東大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楊偉同志,也會千方百計地求他親自上陣。
楊偉對殲-10ce太了解了,拿第一名是毫無疑問的。
公眾日最后一天,連續幾天都被淡淡薄霧隆重的巴黎天空,突然晴朗了起來。
原來,巴黎政府要求本地區所有工廠停工一天,沒有排放了,霧霾自然也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