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朗將手中墨跡未干的布告慎重地交給衙役。
“將這布告張貼出去,盡量讓整個青州百姓都看到。記住,要顯眼的地方,人流量大的市集、城門一個都不能落下!
切記,張貼布告的同時向外散布一個消息,就說這命令是出自朝廷派來的御使鄭國公魏征之手!”
沒錯,這是趙元朗剛想到的,盡可能將此事的影響擴大,激起民憤!
讓魏征疲于應對百姓,無暇顧及其他的事情。
如此一來,即使魏征想要調(diào)查他貪污也就沒了時間!
很快整個府衙的衙役傾巢而出,青州的大街小巷開始忙碌起來,一張張黃褐色的告示被鄭重其事地貼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不僅如此,還有衙役專門負責講解,生怕百姓看不懂布告上的文字。
那陣仗就算是改朝換代都沒有這么大張旗鼓過
不出所料,路過的災民紛紛駐足,府衙前很快就聚集了一大群百姓。
他們目光聚焦在那一張張泛黃的告示上,或蹙眉,或議論,臉上寫滿了驚愕與憤怒。
一老者顫抖著手撫摸著告示上的字跡,眼眶泛紅,喃喃自語:“三百文一斤,這是要逼死咱們啊!”
此話一出,如同火星濺入干柴堆,周圍災民的情緒瞬間被點燃。
災民紛紛圍攏過來,叫喊聲、咒罵聲此起彼伏,如同洶涌的潮水般向府衙涌來。
一位衣衫襤褸的婦人哭喊著:“我們本就餓得皮包骨,這糧價一漲,哪里還有活路啊!”
人群中的憤怒如烈火燎原,不可遏制。
衙役見狀,急忙揮舞著手中的棍棒,試圖驅(qū)散人群:“父老鄉(xiāng)親,你們誤會了,這命令真不是我們府衙下的!你們就算鬧到這里也沒用啊!”
然而,憤怒的災民哪里聽得進去,他們擁擠著、推搡著,場面一度失控。
衙役對這種事早就有了經(jīng)驗,只見他輕車熟路的敲響了手中銅鑼,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
“大家聽我一言,這是朝廷委派的賑災使鄭國公吩咐下來的,刺史大人也不敢違抗上命!
你們在府衙門前再怎么鬧騰也沒有用啊!”
話音落下,一片寂靜。
居然是鄭國公下的命令可是為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