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還不能說,而且也不敢說。”
蕭月君眉頭緊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過了片刻,電話里才重新傳來盧耀光的聲音。
“有的時候我也懷疑,你說楊同新這小子到底是什么東西變的,他竟然引起了省里兩位大佬交鋒。”
“他成功讓兩位大佬因為他開始掰手腕了!”
“陳省長的意思是,楊同新不顧組織規定,沒有向組織進行過匯報,就私自將舉報視頻發到了網上。”
“盡管他處在停職期間,但他的這個做法也很不妥當。”
“甚至陳省長也已經給楊同新打上了不可控的標簽。”
“不僅要把楊同新踢出體制內,甚至還要對他進行嚴肅處理。”
“不過陳省長的意見,被趙書記給駁了回去。”
“趙書記的想法是楊同新這么做雖然有些激進,但他是為了維護公平和正義,這個做法也并沒有錯。”
“趙書記的意思很簡單,在合理的范圍內維護公平和正義,不僅沒錯,還有功。”
“如果省委這次嚴懲了楊同新,不僅會寒了很多人的心。”
“甚至以后如果再遇到這類事件,誰還敢挺身出來舉報。”
“沒有人舉報,就會讓很多貪官污吏更肆無忌憚。”
“趙書記也覺得,楊同新的這個做法給很多人都敲了警鐘。”
“結果兩位大佬就此展開了激烈爭鋒,對于如何處理楊同新,已經開過幾次會了,到現在也沒有結果。”
蕭月君終于理解盧耀光為什么不敢在會上替楊同新說話了?
因為這件事,已經從怎么處理楊同新,轉移到了兩位大佬掰手腕交鋒上面。
如果陳省長的意見勝出,楊同新這次鐵定就廢了。
要是趙書記意見得到更多人支持,楊同新這次不僅沒錯,反倒還會立功。
如此對立的兩個結局,令蕭月君不由得覺得有些緊張。
而在兩位大佬掰手腕的過程中,任何人的意見都起不到作用。
只能看最后誰的意見會勝出。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有關于如何處理楊同新的事情,還是沒有著落。
就好像所有人都已經忘了,當初在網絡上攪起風風雨雨的罪魁禍首就是楊同新。
仿佛生活突然就安靜了。
像是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楊同新也依舊是那個縣委書記的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