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搖頭說,“不,軍事裝備撥款委員會只管納入項目庫管理的重點項目撥款。”
“如我們的航母項目,通用驅逐艦項目,新式核潛艇項目,我們的四代機,第三代主戰坦克,幾種新式直升機項目,等等等等。”
“未來三年,我們要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投入很多錢,以材料技術、電子技術這兩塊為重點。我們的底子薄,基礎差,要追趕上美蘇,除了往里面砸錢,沒有更快的法子。”
管錢的大佬咬牙說,“那就砸錢,現在的困難,是為了以后的舒服,我知道基礎科學很重要,這一點地方全力支持。”
所有的技術都不是憑空而來的。
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最為基礎的那一塊科學技術,統稱基礎科學。
只有把基礎科學給搞扎實了,應用技術才有足夠的發展土壤。
李干說,“投資基礎科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成效,不過,等底子打好了,以后我們會迎來應用技術的井噴期。”
他豎起一根手指頭,嚴肅地說,“我們的航母已經立項,我是搞試飛的,算技術人員。在這里,我向各位領導做個報告。”
“航母是世界上尖端技術最為集中、建造難度最大的船舶,沒有之一。我們必須要集中全國的力量,所有的工業領域全部發力,如此才能在黑海造船廠的幫助下,搞清楚什么是航母。”
“目前,我已經集中了5000萬的團隊在做航母項目,外聘的技術人員高達3000人,但這還遠遠不夠。我需要全國所有院校、所有企業的共同努力。”
“我劃出的時間線是,在三年內,以烏里揚諾夫斯克級為藍本,先建造一條8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出來,先用于各種試驗,把路子都完全摸出來了,再同時開工建造兩條,以達到海軍在2000年之前,裝備三個航母戰斗群的遠景目標。”
“老毛子是不愿意轉讓航母技術的,他們連正在建造的庫艦技術都不可能轉讓,更別說更先進更大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
“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將民用船舶的訂單分潤給黑海造船廠,取得烏克蘭的支持,采取人傳人的方式,從他們那里學習技術。”
“我從烏克蘭回來之前,我們派遣到黑海造船廠學習的第一批技術人員、工人,一共是500人,已經全部到位,未來三年,我們要通過黑海造船廠,為我們培養出5000人規模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
李干看向管錢的地方大佬,說,“想要把航母搞出來,地方上必須要無條件全力支持和配合。”
管錢的地方大佬當即道,“沒說的,要么不搞,既然要搞,就必須要搞出來。”
李干不會讓任何一名東大軍人,再踮腳去看美國佬的裝備!
與會眾人此時也逐漸明白過來了,成立撥款委員會的首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保障航母項目的順利推進。
8萬噸的航母,那是不折不扣的吞金巨獸!
要為它配套的項目就高達3000多個!
那不是配套研制艦載機就完事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