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二家有一個掛鐘,正常到十二點半的時候,時針分針一上一下。
可用的時間長了,那掛鐘出了點問題,時間一直停留在六點半。
趙老大知道自己兒子啥樣,平時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尋思年紀小,也不管了。
可趙老二突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趙老大也是老爺們,一尋思就出事了。
于是乎二老把趙老二叫到面前,趙老大問:“兒啊,最近身體是不是不舒坦啊。”
“沒有啊,身體好著呢,杠杠的。”
親媽看在眼里,也知道咋回事,勸慰道:“兒啊,你就別瞞了,我聽給你刷鞋的劉媽說了,鞋上一股尿騷味,你那點尿呀,全嘀嗒鞋上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趙老二也沒必要隱瞞了,隱晦地說了出來,二老都是過來人,那是一點就透,明白了怎么回事。
既然有病了,那就治療唄。
咱講話的,那病不是什么好治的病,現在還有人治不好呢,更何況在清朝末期。
身為皇帝的溥儀,小時候鬧騰,太監為了哄小溥儀,于是安排宮女陪著玩,以至于溥儀后來啥樣,咱們都知道。
溥儀的上任領導光緒帝,在三十七歲的時候,說自己夢遺二十年,一個月十幾次,后來一個月幾次。
那還是皇帝呢,能招來名醫,吃遍天下補物。
尋常老百姓哪有皇帝的條件,而且這件事說起來難以啟齒,還比較丟人,看了幾次大夫后,身體沒變好,趙老二準備放棄了。
趙老二不想治療了,趙老大不同意呀。
早些年,不治也行,現在趙老二他媽都絕經了,趙老大也不能要二胎,趙老大就指著趙老二延續香火繼承家產呢。
正經醫生治不好,于是乎趙老大開始托人四處找偏方。
為了家族臉面,趙老大還和別人說是自己不中用了。
消息放出去了,那就找偏方唄。
那時候,治療這方面疾病的偏方還是比較多的。
為啥?
現在人有手術條件,能割包皮,古代哪有這技術呀。
那時候,牛子癌是一個高發疾病。
人們也不知道是癌癥呀,尋思咋回事呢,好好一個老爺們,牛子上突然長蘑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