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恨離接過自行車,上鎖后,停在西餐館門口。
“瓊瑤,以后一騎上自行車,就想起你了。”
何瓊瑤嘻嘻笑道:“是嗎?這正是我希望達(dá)到的效果。”
兩人走進(jìn)西餐館,找了個靠窗的位置。
落座后,江恨離好奇地問:“瓊瑤,你為什么不留在京城,而是選擇來江中省?”
“是有意,也是巧合。”何瓊瑤喝了一口檸檬水,“我也是今年才來江中省的。
在父母親身邊,自然是好。但也有不好。媽媽最愛為我介紹男朋友。不相親還不行。
我和媽媽說,我才二十四歲,又不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說著,何瓊瑤捂著嘴笑:“恨離,女孩的年齡是保密的,我怎么不經(jīng)意間,就泄密了?”
江恨離笑著說:“公平起見,我也說下我的年齡,長你一歲。算是你哥。”
“恨離,告訴你啊,我堂哥、表哥,可多呢。”何瓊瑤狡黠一笑,“接著剛才的話題啊,不去相親,媽媽不高興;去相親,我不高興。
對了,顧炎你知道吧?”
“知道。”
“媽媽有一次讓我和顧炎相親。說他是你們顧家的人,門當(dāng)戶對。沒辦法,我和顧炎見了面。”
江恨離笑著問:“結(jié)果呢?”
“自從和顧炎相親后,我再也不想相親了。
顧炎給我的形象就是紈绔子弟,他和我沒聊幾句,就說,看你的模樣,應(yīng)該還是處女吧?
我本來對他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他這么一問,我就趕快走人。
為了逃避相親,我申請調(diào)到京外。
正好江中缺人,我就過來了。所以說,來江中,是巧合,也是有意。”
江恨離隨口問道:“離家在外,一定很想父母親嗎?”
“在父母身邊,嫌他們嘮叨,真離開了,又天天想。
特別是那晚,被歹徒劫持到面包車時(shí),我感到絕望,心里想,也許永遠(yuǎn)就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他們知道我出事后,讓我回京城。
但我經(jīng)過深思熟慮,還是決定留在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