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只能請您在那些……尚未開墾或已廢棄的郡縣中擇一治理。
這是地圖,煩請您過目。”
“有勞了。”
秦良沉穩地點頭,伸手接過了官員遞來的地圖。
選擇未來的治所與封地根基,自然容不得半點馬虎。
大乾的規則很明確:凡欲在北涼州為官、博取功爵的貴族子弟,必先至州府登記,并選定一塊待治理的郡縣作為。
此地既是仕途的開端,也極可能成為未來封地的核心。
唯有將這片荒蕪或凋敝之地治理得宜,方有資格正式獲封爵位,成為一方之主。
這些規矩,秦良早已了然于胸。
他展開地圖,目光如鷹隼般掃過。
地圖繪制得頗為精細,遠超預期。
整個遼闊的北涼州被清晰地劃分為眾多郡縣區塊。
其中,以朱砂紅標記的,代表已有治理者;而用靛青標記的,則是尚未被認領的無主之地。
放眼望去,整個北涼州的東部與南部,紅點如星羅棋布,幾乎已被瓜分殆盡。
唯有西部和北部那更為苦寒、荒涼的廣袤區域,還留有大片大片的青色。
這情形也在意料之中。
盡管真正在北涼站穩腳跟、獲得朝廷正式冊封爵位的不過數十人,但這并不意味著治理者的數量稀少。
那些尚未成功獲封、仍在奮斗中,甚至不幸隕落的貴族子弟,其數量遠超成功者。
在源源不斷的新血補充下,東部南部這些相對優渥的區域,自然早已人滿為患。
據秦良了解,此刻散布在北涼各處、正在拓荒的貴族子弟,總數恐怕不下千人之眾。
無他,北涼州實在太過遼闊。
其疆域之廣,若按秦良前世的標準,足以抵得上數個東北!
如此浩瀚的土地,幾十、幾百人不過是滄海一粟。
即便如今有上千人在此奮斗,所開發的區域,也不過是北涼全境的十之一二罷了。
當然,這些宏觀情況并非秦良此刻關注的重點。
他腦海中飛速流轉著近幾日通過情報系統收集、整理、分析出的關鍵信息。
哪處可能有殘存的舊商道,哪片區域傳言有礦脈線索,哪個方向受妖族襲擾相對較少,哪里的水源可能尚未完全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