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
“看著不像新獵戶,他都沒帶打獵的工具。”
“沒準是偷獵物的,我今兒起早上山發現昨天幾個下的套子里一個獵物都沒有,你看他簍子里好幾只野雞野兔,沒準就是他偷的。”
“那摔死活該,叫他上山偷咱們的獵物。”
“這是誰的陷阱啊?別戳死人惹官司呦!”
“好像是姜嫻的!”
大南山附近一共有七八個村子,幾乎每個村子里都有一兩家沒田沒地的流戶上山打獵,靠山吃飯,其中以百花村和雙水村的獵戶居多,那邊村里的田地貧瘠,地理位置不好。
而環溪村和桃源村的因為緊挨著一條貫穿均溪縣的大河,大河水勢遄急,很少干涸,是以村民們都愿意種地,捕魚賣錢,很少有打獵為生的人家,還是姜嫻一家子搬來以后桃源村才有了獵戶。
這些獵戶人家共同上綿延幾百里的大南山里打獵,為了不發生矛盾,早些年立下一個獵戶們之間共同遵守的規矩。
便是所有上山打獵的獵戶必須遵守下套的規則,先到先得,然后每個獵戶上山下套挖陷阱只能選十處地方,做上各家獨有的標記,下套十處以后就必須收手,誰也不許碰別的獵戶套里陷阱里的獵物,否則將會被獵戶們排擠針對。
久而久之,不管新老獵戶都按照這個規矩來,大家伙之間相處得很是和諧。
哪怕姜嫻次次都收獲滿滿,也從未招人嫉妒陷害過,反而新的年輕獵戶都愿意和姜嫻取經學習,不恥下問。
姜嫻也沒藏私,該交的都交給大家伙,至于觀氣運和憑感覺這個就沒法傳授了。
幾個獵戶正說著話,姜嫻慢悠悠地走過來,身后背簍里還背著個粉雕玉琢的小丫頭,兩個人走在這冬日光禿凋零的山野中,仿佛一對山中精靈下凡一樣。
“姜嫻來了!”雙水村的張獵戶喊了一嗓子,大家伙紛紛看過去。
熱心腸的百花村獵戶雷大頭喊了一聲:“嫻丫頭,你快過來瞧瞧,你這陷坑里今天可稀奇了,套中個大活人!”
“姜嫻今天怎么背個孩子上山了,是她閨女嗎?”
“什么閨女,姜嫻才十八歲還沒婚配呢,估計是妹妹吧!”
“要不是我年紀大了,我非要娶嫻丫頭回家,這娘們又潑辣又講義氣還能干,娶回家不愁吃喝了!”
“雷大頭你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了,你就是年輕個二十歲你也配不上姜嫻!”
“哈哈哈……”
幾個獵戶說說笑笑,根本不管坑里已經摔疼暈過去的陳三癩子。
姜嫻背著糖糖走近,看著幾個獵戶大哥,沖著身后的背簍里提醒:“糖糖,給各位叔叔伯伯打個招呼!”
背簍里的糖糖立即竄出頭笑得甜美地沖著幾個獵戶軟軟糯糯地喊道:“叔叔伯伯好,我是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