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法,”李恪聲音穿透喧囂,
“直接雇傭或間接受惠之流民,不下三十萬!
使其免于餓死,免于作亂!
更因滅蝗得力,晚種之粟米、蕎麥等莊稼,保下數十萬畝!
此乃數十萬石活命之糧!”
他猛地合上賬簿,聲響如敲在每人心中。
目光如炬,直射臉色鐵青的長孫無忌,聲音不高,字字如刀:
“趙國公!此乃實打實之成效!
敢問國公,您所言祭祀,耗資幾何?救活幾人?保住地里幾粒糧食?”
“你……!”
長孫無忌被這連番重擊噎得氣息一窒,指著李恪的手指直顫,臉色由青轉白,嘴唇哆嗦,竟無言以對。
那賬簿與兩百余萬斤的數字,如無形大山,轟然壓垮了他所有“天譴”、“祭祀”的華辭。
身后那些慷慨激昂的官員,此刻面如土色,恨不能鉆入地縫。
御座上,李世民目光從那驚人數字,移到殿中挺立的李恪身上,再掃過面無人色的長孫無忌及啞口眾臣。
深邃眼中翻涌著驚異、審視、一絲激賞,更有帝王獨有的權衡。
殿內空氣凝固,沉重寂靜壓得人難以喘息,所有目光聚焦于皇帝微抿的唇。
終于,李世民抬手,指節在光潤紫檀御案上輕輕一叩。
“篤?!?/p>
輕響卻在每人心中炸開。
“天災無情,人命關天!”
皇帝聲音不高,卻如金鐵交鳴,
“祭祀之事,關乎禮敬,著禮部依制,酌情辦理?!?/p>
禮部尚書趕緊出班躬身領旨。
李世民目光再次落定李?。?/p>
“滅蝗賑災,活民保糧,乃當務之急!
蜀王李恪所行‘滅蝗惠民’之策,成效卓著,切實可行!
傳旨——”
王德趨前,躬身聆聽。
“即日起,著各受災州縣,官府設點,效法恪記‘滅蝗惠民’之法!
公開收購蝗蟲!
所收蝗蟲,一部由官府平價售予恪記商行,充作賑濟流民、制藥之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