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林寶又問道:“那師父,你以前是什么修為?”
“筑基。”李逸也沒有不耐煩,如實回答。
“啊?!”林寶忽然有些驚詫了,不由地疑惑,他仔細的看了看李逸的臉,然后不確定的問道:“那師父,你幾歲了?!”
“二十四。”聽到林寶的話,李逸突然笑了笑回答道。
聞言,林寶不可置信的開口道:“師父,你蒙三歲小孩呢,你都感氣十一年了,資質(zhì)定然比我差,就算你打娘胎里面修煉,也不可能十幾年就筑基吧。”
看著咋咋呼呼的林寶,李逸沒有說話,只是笑容更盛了一些。
而林寶整個人都不好了,按道理來說,師父十一年感氣,資質(zhì)肯定很差,但如何能做到筑基如此之快的呢,難道是有什么秘法?!
小家伙故作高深,來回踱步,思忖了許久,還是忍不住問道:“師父,你煉氣期到筑基期修煉了多久,用了什么秘法嗎?”
“五年,無秘法。”
李逸話音落下,林寶連同林秀箐都愣住了一下,不由直勾勾的盯著李逸的側(cè)臉。
在李逸指導林寶時,林秀箐有時也會在旁,自然也是知曉一些修仙界的常識,若是李逸口中的五年筑基是真,那么在她的眼中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其中具體原因,林寶和林秀箐就不得而知了,后續(xù)林寶的追問下,李逸沒有再透露什么。
至于為什么李逸前面會回答,則是想刺激刺激林寶,連他這樣十一年感氣之人,都能做到五年筑基,他為什么不行。
李逸從不覺得自己有金手指就高人一等,相反,自雷劫后,他就更加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個道理。
李逸很奉信前世的一段話,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贏家。
至于走到最后的,那他是不是贏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山間的日子有些枯燥,但也很充實,李逸在林秀箐身上學到了很多,這位小妹憑借一根藤條就敢爬巖走壁,其膽識李逸現(xiàn)如今自愧不如。
林寶嘰嘰喳喳的聲音也慢慢停了,新鮮感過去了,剩下的,也就是平淡的開始,這種時常在林間穿梭的日子讓每個人的臉上都掛上了淡淡的倦意。
好在,百年人參是找到了,等李逸幾人下山,已經(jīng)快到了蔬果飄香的秋季。
李逸的淬體之路,也已經(jīng)走完了第一層,如今殘雷對他身體的痛楚,已經(jīng)不如鍛肉之苦來的猛烈。
主要是李逸也發(fā)了狠,給自己上了上強度,近來,身體沒有過上一天舒坦日子。
陳大夫如約而至,開秋前一天,他來尋李逸來了。
這位身形瘦弱的大夫,依舊還是那薄衣麻褲,腳踩一雙打了不少布丁和粗線的布鞋,上次與他見面時,陳大夫便是這套著裝。李逸見到來人,主動迎了上去,笑呵呵的打招呼道:“陳大夫,您來了。”
陳大夫面帶笑容的和李逸握了握手,雖然他很奇怪李逸這種禮節(jié)不知道是從哪兒學會來的,但是他能明顯感覺到對方的尊重,便也沒有多想。而且,這種禮節(jié)確實要比拱手好上一些,更容易讓人感受到親切,他也很喜歡。
“李小哥,我們一會就啟程,今日太陽天,路好走,老夫雇了馬車,快的話,我們明日便能到天元城。”
李逸點了點頭,明白了對方意思,隨即說道:“那您稍等我一下。”
“無礙。”陳大夫擺了擺手。
陳大夫在抱犢可以算得上遠近聞名了,就連小鎮(zhèn)上,大多數(shù)人都只認陳大夫。倒不是這位陳大夫算得上醫(yī)術(shù)多么高明,而是此人在旱災時會自掏腰包,施粥救濟吃不飽的難民。在別人囊中羞澀時,也會主動賒賬,為人十分和善,在十里八鄉(xiāng)出名后,也是一如既往。
比起那些德不配位之人,這位陳大夫的舉動算得上真正的醫(yī)者仁心了,這也是李逸忍不住想和對方握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