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鯤跪地行禮,南璃君由知羅扶著,慢悠悠走向高座。
忽然,一聲悶重的雷聲傳來,恰好壓過南璃君那氣勢十足的一聲“免禮”。
沒辦法,南璃君只能有點尷尬地清清嗓子,又說了聲“免禮”。
倪鯤謝恩,開口第一句,就叫南璃君驚訝不已:
“殿下,老臣有罪。殿下被困驪山道,老臣誆騙云琛將軍入宮取兵符,意圖謀逆。請殿下賜死老臣。”
倪鯤說得無比鄭重,叫南璃君事先準備好的一肚子誣陷說辭,都派不上用場了。
第一次見自己誣陷自己的,而且還是大奸臣良心發現主動自首?
南璃君有點發懵,竟說了句:
“要不,叫云琛來問問,也許有誤會?”
倪鯤揣著袖子而立,笑道:“不必了。”
兩人都覺得好像沒必要再假裝客套。
求的不就是個“倪鯤死”的結果嗎?
但見倪鯤突然這樣好說話,南璃君懷疑其中有詐,沉下心來,問道:
“還有別的嗎?”
“有。”倪鯤道:“老臣請求殿下一并賜死宋祿伯爵、中書上卿王廉、掌院學士司馬遙。”
南璃君驚愣:“他們有何罪?”
倪鯤道:“殿下被困驪山道,文武百官忠心耿耿,皆往驪山道而去。除去云琛將軍被我誆騙入宮,其余只有這三人袖手旁觀,沒有去驪山道救駕,用心險惡,顯而易見。
宋祿伯爵,年逾六旬,有膝痛之苦。家中只有宋祿夫婦和五個女兒,沒有男丁。殿下遇險的消息傳來時,宋祿家五小姐宋俏俏自請替父從險,駕馬馳往驪山道,宋祿竟然不去,實為大不敬!
中書上卿王廉,為官二十載,竟無私產和存銀,清貧到家中連護衛都沒有,事發之時,竟連一匹馬都拿不出來,又逢全城戒嚴,無處買馬,只能徒步趕往驪山道,一路奔走痛哭,誤了救駕時辰,實在該死!
掌院學士司馬遙更不必說,家中獨子年幼,只有八歲,他令幼子趕往驪山道,自己卻在家中寫什么國史大綱,還對旁人說,‘東宮危矣!朝廷危矣!楠國危矣!若楠國崩亡,青史可永存!后人復國仍有望!’此等絕望之言,實在妖言惑眾!
殿下,這三人之罪,應當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