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拍了拍刁莽的肩膀道:“你們都順著這說下去,咱們集思廣益,最終再整理匯總,編制成文,告知將士們!”
眾將的熱情都很高,說了很多。
有人談及臨陣逃脫必斬還不夠。
趙安決定實行“連坐”,一人退縮,全隊受罰。
從過往和韃子大戰的經驗來看,必須要咬得住,玩命啃。
一旦出現逃兵,既影響士氣,也會讓韃子捕捉到機會。
所以完全可以采用明朝名將戚繼光的這種“連坐法”。
他在抗倭時曾一次性處決四十六個逃兵,毫不姑息。
還有人提及夜間巡邏懈怠,更鼓錯亂、烽火錯亂、信號不明的,認為以前十二衛帥都是得過且過,處罰太輕了。
趙安直接將處罰升級為斬首。
這沒什么好說的。
越是基本的東西,越不能出錯。
不然會害死整個烽火墩、百戶堡,甚至千戶所的人。
還有提及裝病避戰,假死逃亡的。
這些一律斬首!
至于凌虐百姓、奸婬婦女、散布牛鬼蛇神,蠱惑軍心等,亦是統統斬首。
他們說了很多,趙安最終給歸納為“五個方面”,“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
敲定軍紀之后,刁莽迫不及待道:“趙百品,我覺得咱們大靖奉行的‘首功制’弊端太過明顯了,軍中早就有‘仗打得好不如首級搶得好’這種說法了。”
“畢竟朝廷定軍功,只認首級。也就趙家軍沒有出現這情況,但時間久了,我擔心……”
“首功制”因為需要首級,簡單明了,作弊難度高。
但刁莽說的問題確實存在。
還會出現殺良冒功等極端惡行。
比如明朝嘉靖時期大同總兵仇鸞不斷上報軍功首級,最后俺答汗卻帶著兵馬把京師給包圍了……
明朝的一些名將意識到這個問題,也開始自發地改革軍功,將“首功制”給改成了“首功加軍功”。
也就是將領們向朝廷請功還是以首級為主,但嚴格禁止麾下將士私割首級。
他們以小隊為單位,根據各隊的實際戰斗表現分發人頭。
表現不好的不發首級甚至懲處,表現優異的多發,然后小隊吃大鍋飯平分首級。
這無疑提升了團隊作戰能力,利于小股作戰。
但幾路大軍合在一起就不行了。
他們會選擇觀望,贏了搶首級,輸了趕快逃跑保存實力。
可以說無論怎么改,都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