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有還完的一天,靠自己的能力卻能走得更穩。
只是要拒絕,也得刷一刷印象,塑造他慈父和忠義的形象。
林豐嘆息道:“朱大人的好意,我心領了,還是要去當兵。”
朱明易問道:“為什么?”
林豐解釋道:“第一,老妻臨終前,囑咐我照顧兒子。逆子不孝,總歸是我的兒子,不能讓他去送死。”
“第二,永安縣地處周朝邊境,時常遭到北蠻入侵。國家有危難,我勉強有點力氣,自然要參戰殺敵。”
“危難來了,我不去,其他人也不去,都選擇明哲保身,大周還能好嗎?”
林豐直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朱明易眼前一亮,看林豐的眼神更是贊許,感慨道:“你雖然出身鄉野,見識卻非同一般,朱某佩服。”
林豐謙虛說道:“朱大人過獎了。”
朱明易不再提當兵的事兒,想著打獵的事情,問道:“我需要的獵物,最好是活的,野鹿最好,行不行呢?”
如今在行唐縣,住著剛致仕回家的禮部侍郎荀通。
荀通的官職不大,卻是天下聞名的大儒,有很大的影響力。
尤其荀通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朱明易很欽佩。因為荀通喜歡鹿,朱明易才打算結交一番。
林豐回答道:“能不能遇到野鹿,需要看運氣。如果碰到了,我能夠生擒,只是肯定有傷,不可能完好無損。”
朱明易說道:“有傷也無妨,養一段時間就是。”
兩人聊著天,過了不久,林有德來喊話吃飯。
中午的菜很豐盛,有林豐買回來的肉,也有林有德家的臘肉,還有雞蛋羹,以及時蔬野菜,以及一壺酒。
這一回,女眷沒上桌。
林豐和朱明易做主位,林有德、林誠和林川作陪,午飯不是山珍海味,卻讓朱明易吃得很喜歡。
朱明易是世家子弟,卻反對世家高高在上。
之所以許多的世家子弟爛了,就是因為漠視底層百姓,不把人當人。
朱明易一貫的觀點,都是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百姓安穩了,世家才能長存。否則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世家也跟著沒了。
當初,朱明易的父親年輕時,就和寒門子弟的姜破虜結拜。最后,姜破虜成為大周第一神將,兩人的關系被無數人傳為佳話。
朱明易在京中的世家子內不合群,主動請纓來了地方任職。
上任三月,縣衙風氣大變。
朱明易和林豐相談甚歡,更覺得林豐雖然是山中人,卻絕非泛泛之輩,愿意和林豐親近。
吃飽喝足,朱明易迫不及待問道:“我們什么時候入山?”
林豐回答道:“我收拾下,這就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