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頓時笑起來,周元琦這小想法還挺離奇。
周元琦扶起周元瑢,一行人往倉庫走去,都在想,這周元瑢是打算用一個破水缸干什么呢。
周元瑢看到水缸底部側面破了個洞之后,不僅沒有失望,還露出了滿意的神色:“不用找了,就是它了。”
“我還缺兩件東西。”周元瑢說道,“有沒有碗口粗的毛竹,或是竹筒,有沒有多余的絹布?”
“竹筒有,絹布也有。”張媽說道,“我這就給三公子拿來。”
周元瑢頓時一個激靈:“張媽,叫我周元瑢就行了。”
“這怎么行!三公子,你等好吧。”張媽樂呵呵地出去找材料了。
接著,在周家另外兩位疑惑的目光中,周元瑢找劉師傅詢問了幾句,劉師傅十分爽快地應承下來:“這沒問題,只要大小合適,可以做到密封。”
周元瑢咨詢完技術問題,確認可以實現后,松了口氣。
現在,就差最后一步了。
“需要一個蓄水池。”周元瑢說,“在院子里挖一個3x3的蓄水池吧。”
周家父子倆一臉迷惑地看著周元瑢。
“小弟,你這是要干什么?”周元琦問道,“有水缸蓄水不就行了嗎?還有3x3是么?”
“水缸是用來沉淀的,經過竹筒和絹布的過濾,處理完的凈水貯存在蓄水池里,上面蓋上擋板,隨時都可以飲用。”周元瑢向兩人講解建造蓄水池的必要性。
“可是,用得著這么麻煩嗎?我覺得這井水已經很好喝了,滿城里都找不到這么干凈的井水。”周元琦撓了撓肚子,說實話,他有點餓了。
“你這話說到點上了,滿城里都找不到這么干凈的井水,說明城里的地下水污染十分嚴重,我們院子里的水井也無法脫離大環境的限制,在沒辦法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創造衛生的小環境。”周元瑢說道。
“可是……”
“而且現在還沒有下雨,時節已經入秋,等到秋雨連綿的時候,你就知道井水污染起來有多厲害了。”
周元琦聽到這話,面色一變,似乎想到了某些水漫金山的情景,別說院子里的小環境,就是外面有排水溝的大街上,污水都會從溝里漫出來,又黑又臭的污水推著垃圾漂得滿街都是。
大晟的都城,也就是大紹的故都,建城歷史久遠,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那時建城的人還沒有預料到這座城市會發展壯大到今天的地步,以至于各種設施配套都跟不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存在其中的老百姓們愈發感到環境的惡劣,但是卻沒有辦法。
以前在大紹的時候,周泰作為柱國將軍,有時也會參與朝會,那時他就經常聽到文官進諫,說到都城改造的問題,只是工程量太大,花費甚巨,對大紹皇帝又沒有任何直接的好處,所以屢屢受阻,最終也沒能落實。
周泰的眼界畢竟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從周元瑢的話中回憶起文臣進諫時申明的嚴重后果,便點了點頭,道:
“那就挖吧。”
周泰拍板了,周元琦只能哭喪著臉干活。
“我們可以先吃個飯,再說。”周元瑢實在不忍心看他的便宜二哥戴上痛苦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