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可兒面色漲紅,臉頰如同熟透了的蘋果一般。
劉振出言解圍:“這是病人自己的事情,你管這么多干嘛,做好你自己的,麻醉藥別用過量了。”
“同樣的錯誤,圣斗士不會犯兩次!”
趙昌說了這話,見在場沒人聽得懂這個梗,無聊地開始給雙可兒做硬脊膜外麻醉。
麻醉生效以后,劉振開始動刀子了。
事實上,他覺得雙可兒喊肚子痛,可能是妊娠或者其他的并發癥,而不是闌尾炎。
但劉振決定相信霍祛病的判斷。
首先,劉振得找準切口。
因闌尾在妊娠期,會隨著子宮逐漸增大而向上外側偏移,所以他這個切口也需相應向上外偏移,而不能嚴格地找cb——那樣容易傷到雙可兒的臟器。
然后就是一系列分解步驟了。
消毒,切口,尋找闌尾,處理系膜,保護闌尾和盲腸,荷包縫合,結扎闌尾根部。
七部做完,劉振額頭上滿是汗水。
不是體力消耗,是心力消耗。
雖然他有頂級的西醫知識和最完善的經驗,但親身上陣,在手術室里主刀做一次完整的手術,還是第一次。
不要以為闌尾手術常見、相對簡單就忽視了它。
這是醫生最要不得的情緒。
要知道“中國外科手術之父”裘法祖曾經做闌尾手術,都做死過病人!
那是1940年,裘法祖還在施瓦本醫院擔任外科醫師,他在做第三個闌尾切除手術時,發生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事。
病人是一位中年婦女,手術很成功,但是術后第五天,病人卻突然死去。
盡管尸體解剖沒有發現手術方面有什么問題,但導師說:“裘,這是一位4個小孩子的媽媽。”這句話讓裘法祖記了一輩子。
同樣讓知道了這個事件的劉振銘記在心。
從聽聞這個故事之后,劉振就一直引以為戒,更何況,頂級的西醫模塊賦予了他裘法祖的經驗和知識,相當于劉振親自經歷了一遍那次的手術死亡。
從那一刻起,劉振就發誓,無論做任何手術,他都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心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