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目光轉(zhuǎn)向朱元璋,沉聲道:“退一萬步講,縱使我大明王師徹底蕩平北元,盡殲其殘部,將那漠北草原收入囊中,又能如何?漠北乃苦寒之地,五谷不生,根本不適宜我大明子民繁衍生息。”
“換句話說,即便今日滅了北元,不出幾十年,蒙古或別的什么游牧部落,又會死灰復(fù)燃!除非……”
他頓了頓,“除非我大明能在草原之上筑起城池,遷徙百姓定居,將其真正納入版圖!”
此言一出,滿帳皆寂,連朱元璋也默然不語。
李琪所言,字字戳心。草原上的部族,自秦漢匈奴,隋唐突厥,何曾被中原王朝真正根除過?
強盛時不過將其驅(qū)趕,待其喘息恢復(fù),便又卷土重來,覬覦中原膏腴,南下劫掠如故!
此乃真正的心腹大患!
敵弱則遠(yuǎn)遁避戰(zhàn),敵強則南下?lián)屄樱⌒倥⑼回省⑵醯ぁ⒚晒拧@些草原之狼,習(xí)性卑劣如斯!
可又能如何?當(dāng)真在草原筑城?可能嗎?
筑一城需耗數(shù)年之功!那些蠻夷豈是傻子,會眼睜睜看著你在草原釘下楔子?數(shù)年之間,足夠他們將那不該存在的城池徹底抹去!
但這仗,不打就行了嗎?
也不行啊!眼下北元汗廷盤踞在側(cè),如芒在背,乃心腹大患,不除不行!若只一味防守,任其騷擾劫掠,漠北勢力只會愈發(fā)坐大,終成滔天之禍!
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究竟該如何是好?
眾人目光齊刷刷投向李琪,困惑中帶著茫然。
李琪微微一笑:“兵爭之道,豈止于沙場搏命?更有這經(jīng)濟與資源之爭!”
“是以你策論中所提中策,便是以商貿(mào)鉗制草原?”朱元璋接過話頭,神色鄭重。
“正是此理!”李琪迎著眾人目光,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草原貧瘠,難事耕種,不善百工。其日常所需鐵器、茶葉、鹽巴、布帛等物,無不仰賴中原供給。其地唯宜放牧,牛羊馬匹、毛皮乳酪倒是豐足。”
“我大明可在長城沿線邊鎮(zhèn)開設(shè)互市,以中原布帛、茶葉、瓷器等物,換取草原蠻夷的牛羊馬匹,形成貿(mào)易之鏈。一如前宋以茶馬互市制衡烏斯藏那般。”
“如此,蒙古人通過互市換得生計所需,衣食得以保障,又何必再冒險南下劫掠?”
李琪這中策,主旨與朱棣先前所論不謀而合。
皆是先以雷霆手段懾服蠻夷,使其畏威,不敢輕啟戰(zhàn)端,再輔以冊封、互市等安撫之策,以求邊境安寧。
朱棣不由對李琪高看一眼:此人確有才具,見識竟與我不謀而合!
常茂卻嗤之以鼻:“說得輕巧!那些蒙古蠻子天生就是些茹毛飲血的豺狼,骨子里就刻著搶掠二字!豈會安分守己與你做買賣?”
眾將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