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語擲地有聲。
周圍所有聽到命令的工程師和研究員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計,整個研究所大廳竟然出現了片刻的安靜。
沒有人知道是什么事,但所有人,包括趙林和王坤,都從余宏身上感受到了那種被壓到極限的緊迫感。
于是,351廠歷史上最瘋狂,也最高效的十天開始了。
整個飛機研究所被徹底封鎖,進入了戰時狀態。
幾十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工程師、頂級技工,全都聚集在這里,如同齒輪般圍繞著一個軸心瘋狂運轉。
而余宏,就是那個唯一的軸心。
這十天,他再沒有指點過任何人原理,沒有進行過一次技術科普,因為時間不允許。
他就是這臺龐大研發機器的中央處理器,而所有人,都是他的手和腳,是他意志的延伸。
“宋老!這份氣動布局圖立刻進行風洞模擬,數據要五個小數點后的精度!”他將一張畫滿了奇異曲線的圖紙拍在宋文面前。
“西蒙洛夫同志!把直-7的旋翼傳動系統簡化,功率需求降低百分之四十,重量必須減少一半!這是新的材料配比!”
“林向東!把那臺四代機樣機的渦輪葉片生產線改造一下,按這個新尺寸重新鑄造!馬上!我要在三天內看到成品!”
“李杰!這套自主飛行邏輯算法,還有這套紅外目標識別算法,用你最快的速度把它變成可執行的代碼,植入我們自產的5微米芯片里!”
他的命令精確到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參數,不容許任何疑問,研究員們只需要理解自己眼前的那一小塊任務,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去執行。
整個團隊的人也都知道時間不等人,一個個跟瘋了一樣,不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