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個李總就因為沒有給貨款,不僅直接斷掉供應,唐小魚還直接通過法律手段要賬。
不僅一分錢不少,還要支付拖欠的利息。
之后那個李總也非常慘,不僅家破人亡,生意也做不成了。
如果有人敢不按照四方島海產(chǎn)捕撈公司的規(guī)定付款,就沒有拿貨資格了。
雖然晚上
10點才到,但楊總的人已經(jīng)帶人趕往四方島海產(chǎn)捕撈公司。
來得早,搶占最佳位置,拿到最好的海鮮。
因為他們的酒樓生意很好,因為上次海鮮的檔次不高,從外面調(diào)貨花費不菲,關鍵味道還沒有這邊的好。
這也奇怪了,明明是一樣的海鮮,捕撈上來的時間也差不多,為什么味道還有差別呢?
這一點,讓采購商們非常不解。
楊總這些人,也只是好奇,并沒有深究。
他們都認為劉美蘭有不一樣的手段,這樣的機密,不會跟人說。
可是在深城開了
7家日料店的井下小五郎,對此非常好奇。
甚至還讓身邊的翻譯,專門安排人進入四方島海產(chǎn)捕撈公司,打聽相關機密。
不過這么長時間了,小吳也沒有打聽到真實原因,這讓井下小五郎非常好奇。
這次井下小五郎也跟著翻譯過來,喝了一杯清茶,目光環(huán)視辦公室。
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看的魚缸,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熱帶觀賞魚,五顏六色,非常好看。
對于生活在一個海洋島國的人來說,對這些海洋觀賞魚,也僅僅是驚艷了一下,并沒有給予過多關注。
他的目光,順著窗戶看到院子里的一個青瓷大缸。
大缸上面的紋路,非常神秘,古樸典雅,一看就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些年因為日本經(jīng)濟的騰飛,自信心又起來了,在外裝作高高在上,一副不屑的樣子。
可他們的內(nèi)心一直對中原文化非常推崇,甚至覬覦。
他們利用很多考察的機會,偷偷學到了很多東西,然后加上一些包裝標榜所謂的工匠精神,一轉(zhuǎn)手就能賣高價。
此時,井下小五郎的目光十分灼熱地看向那個粗瓷大缸,覺得這東西非常有禪意,有一種莫可名狀的“道”。
反正這些人對華夏文化不明白的地方,就會掛上這些名號。
井下小五郎放下茶杯,走了出去,走到粗瓷大缸這邊,探頭往里面一看,頓時面露驚愕。
“天哪!華國這邊什么時候培育出來這么好看的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