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唐鎮長騎著摩托車過來了,手里拎著兩個大西瓜,推門進來。
“劉叔叔,王叔叔好。”唐鎮長看到兩位長輩,熱情打招呼,“美蘭,你去鎮政府找我,有什么事情?”
劉美蘭笑笑,給唐鎮長搬了個凳子:“唐伯伯,自從去年提出來養殖海鮮和養殖珍珠,都是交給小魚管理,下面的員工做事,所以我對這方面的了解并不多。現在養殖的海鮮應該可以售賣了,我想問問咱們島上養殖海鮮的效果怎么樣?你是鎮長,你那邊應該有詳細的資料。”
一聽到養殖海鮮,唐鎮長眉開眼笑:“美蘭,你們培育的魚苗真的太好了。尤其是一些黃唇魚和大黃魚,這些經濟價值高的海鮮。養殖長大的海鮮,可能肌肉緊實程度不如野生的,但在味道上,并沒有相差很大。”
“我們以鎮政府的名義,邀請上級領導單位來海鮮養殖場抽樣檢測。檢測報告顯示的營養成分,相當不錯,接近野生魚。正因為如此,咱們的養殖海鮮,在禁漁期、海鮮稀缺時期,賣上了好價錢。”
“我們鎮政府這邊專門派人統計銷售數量和價格,然后根據這些預測,今年養殖海鮮的,少則賺三十萬,多則能賺八十萬。咱們的推廣,取得重大進展。現在我就盼著到十月,取南海珍珠,能夠像期盼的那樣,里面長滿珠子。”
別人或許不清楚,但唐鎮長從女兒唐小魚那里知道,就算是不完整的劣等南珠也不會浪費,而是碾碎成粉,制作成珍珠類的護膚品,照樣能賣錢。
他們家里投入五百萬,其中兩百萬從銀行貸款,另外兩百萬從女兒那邊借來的。
如果能夠養殖成功,今年必然能夠大賺一筆。如果不成功,那就是血本無歸。
不過現在唐鎮長看到海鮮養殖銷售這么好,對養殖珍珠也多了幾分信心。
劉美蘭聽了之后,很開心:“養殖海鮮和珍珠,很辛苦,但收益率很高,總算沒讓大家白忙活一場。”
唐鎮長點頭:“是的呢!說來也要感謝媽祖,這兩三年咱們四方島周圍風調雨順。就算有臺風,但都是臺風尾巴。有些從太平洋深處刮過來的臺風,到了咱們四方島附近就拐彎了,特別有利于咱們養殖海鮮和珍珠。”
劉美蘭隱隱覺察出來了,可能是因為她在這里。不過這樣大膽的猜測,劉美蘭可不敢往外說。
“這都是我們四方島的福氣。”劉美蘭笑道,“養殖珍珠的情況,還好嗎?”
唐鎮長回答:“好,非常好,我今天挑選了一個珍珠貝,里面的珍珠最大的長到一厘米多,小的也有六七毫米。專家們一直在島上,關注養殖情況,隨時應對養殖珍珠遇到的各種問題。”
劉美蘭笑了:“好,再堅持兩個月之后,到時候統一按照流程取珠子,留下來的珍珠貝,還能二次利用。”
唐鎮長點頭:“無菌工廠已經建好了。到時候可以招收島上人當臨時工,在那邊干活。楊教授那邊有新技術,取珍珠的時候,順便消毒,然后把特制的珍珠核放在里面。一次性解決兩個環節,省去中間一個月的療養時間。”
畢竟那么多的珍珠貝,來來回回折騰,不僅費事兒,浪費人力物力,還影響珍珠貝和珍珠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