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看史書,對其中的一句話印象非常深刻:慈不掌兵,義不行商!不要把所謂的商業活動中的契約精神看得猶如圣旨一般。當信守承諾帶來的價值,遠遠低于違約帶來的價值,很多人會選擇翻臉。外國人也是人,都一樣。”
葉強的手指在桌上點了點,回憶跟那幾個學金融的留學高才生聊天的過程,的確發現了端倪。這些人也有可能被忽悠瘸了,或許在以后的實踐中會覺醒,但未必是現在。
葉強覺得有必要牢牢捂住錢袋子,“那就給孩子每年存點錢,等孩子成年了,交養老保險。國家的社保如果都不靠譜,那其他的更不靠譜。”
唐小魚點頭,“美蘭說得對,還得讓孩子好好學習!培養他們一技之長。”
劉美蘭補充了一句,“不能讓孩子生活過得奢靡!要養成不浪費的習慣!”
“對對對!”唐小魚深以為然,絕對不能養成孩子敗家的習慣,“等孩子稍微懂事點,我覺得應該搬到樓房里住,跟孩子說我們都是普通職工,不是有錢人!”
葉強目瞪口呆,“你這是沒苦硬吃啊!”
唐小魚眉頭微皺,“咱們住在最好的別墅區,開著最好的車,說沒錢,孩子會相信嗎?”
聽到這話,劉美蘭翻了個白眼,“時代不一樣了,要培養孩子簡樸不浪費的生活習慣、堅毅的性格和明辨是非的觀念,而不是讓孩子過艱苦的日子!孩子犯錯,該打就打,該管就管。”
唐小魚拍拍自己的腦袋,“都說關心則亂,有了小鈴鐺之后,總想著給她最好的。可落實到實處,可能就有偏差了。我們覺得好的東西,對她的成長未必好。”
“本來我想讓孩子去深城這邊的國際學校,將來出國留學。可我現在不想了,就上普通的公立中學,然后參加國內的高考。如果非要出國,等大學畢業,養成足夠完整的世界觀再出去。”
劉美蘭笑笑,“反正你們自己看著辦,我對去國外留學沒多大念想,最關鍵的是孩子要上進。以后咱們慢慢摸索著教。”
葉強點頭,“對的,武術也得練起來,強身健體,還能保護自己。”
說到孩子,父母真的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但又怕孩子得到太多不珍惜,養成不勞而獲、不肯上進的態度。
自從有孩子的那一刻起,作為父母,又有幾個還能真正為自己活呢?總是把自己的一部分留給孩子!
劉美蘭剛剛懷孕,但已經開始給孩子籌劃了。對比小時候,她在三連島,即使村里有重男輕女的人家,也從來沒有哪家像劉富貴和楊小蓮那樣對她那么苛刻。
本就自私的人,面對不是親生的孩子,有那樣的態度和表現,也不意外。
歹竹出好筍,劉富貴和楊翠花居然能生出劉向北這個精明的兒子,所以他們到現在還能活得很滋潤。
錢是好東西,但有時候命中存不住財,反而會帶來災禍。她很快就能看到劉家的下場了。